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断创新为“民”办实事 上海民政事业八年纪事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01日15:10 新民晚报

  1993年全国第一个设立最低生活保障线,1996年全国第一个实行社会救助“一口上下”的运行机制,2000年全国第一个开展以生活护理、日间照料、紧急援助、心理慰藉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试点,2001年全国第一个探索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在上海民政事业8年多的发展里程中,曾写下许多令人称羡的第一。

  第一源自于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体现出的是勇气、活力和毅力。这是与上海国际大都
市跳动不息的脉搏相呼应的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上海民政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动力所在。

  每一位民政工作者都无法忘记1996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上海的民政事业发展有了新的战略。这是来自市委书记黄菊同志的“大民政”战略,它不仅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和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同时热情鼓励民政工作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民政工作新模式。民政事业中许许多多的第一,就从这里开始。

  8年来,上海民政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载体的工作体系、业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与财务体系。截至今年,上海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社会救助“安全网”,保障了5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通过发展福利事业,改善了240多万老年人和52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巩固了军民团结;通过拓展社区服务,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还解决了5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些巨大成就中,处处闪烁着开拓创新的光芒。

  比如在社会救助方面,上海民政每年都有新的探索。1999年推出大病重病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对象达到3万多人,同时积极开展帮困结对、慈善救助,2001年受益人次达到100万之众,初步形成了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为主、助学和住房解困为辅,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全新社会救助体系。

  又如在社区建设方面,上海独创了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并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内容,面向全体市民提供、保障、职介、家政、医疗、法律等各类服务,在全市建立起100多个社区事物受理中心,让居民们“进一扇门,办百件事”。此外,还在社区居委实行听政会、评议会、协调会“三会”制度,建立“居民代表常任制”,让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此外在社会福利等与社会弱势群体息息相关的工作上,民政部门除了推出全新的居家养老服务,还着手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在社会福利、居家养老、儿童寄养等方面改变旧有模式,变“政府贴钱给机构”为“政府出钱帮市民”,从而培养起民间的福利事业服务实体,调动起全社会的资源,真正做到社会福利社会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8年来,上海民政事业始终走在全国的最前列。在民政部最新发布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2》中,上海民政系统的各项指标大都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直辖市相比,多数也居于领先的位置。而在民政部统一测评的“民政事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上,上海更是以276.2%的数字,位居全国首位。这是上海的骄傲,也是全体上海民政工作者的自豪。(本报记者 潘高峰)


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N]打靶归来
[N]我是一个兵
[M]向前进
[M]我的祖国
更多>>


分 类 信 息
:金融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读加国名校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国家法官学院招生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国际长话畅谈无忧
:车辆保险六折优惠
:追日订房快捷方便
:看信息就有机会…
:丝露花雨诚征代理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