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2日电(记者李晓玲、陈国安) 新世纪首个马年,新疆的普氏野马和“汗血马”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关注的目光。如何利用这些名马发展新疆的马产业成为呼之欲出的课题。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教授孙运孝认为,现在正是借助名马之“名”发展新疆马产业的良机。他说,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马地区,拥有许多自身条件非常不错的好马。新疆伊 犁的“乌孙马”曾经被汉武帝命名为“天马”、“西极马”。
我国历代都把产自西域的马视为良马,因为西域马长得高大健硕、奔跑速度快、力气大、耐力持久。从清朝收复新疆到20世纪90年代的100多年中,我国政府在新疆昭苏、特克斯、新源、巩留、尼勒克、奇台、木垒、巴里坤、伊吾等地的天山牧场都设有军马场。在这期间,新疆涌现出伊犁马、巴里坤马和焉耆马三大名马。
伊犁马是“天马”(乌孙马)的后代,体形高大丰健、奔跑速度快,适宜于骑乘;巴里坤马是神马(蒙古马)的后代,又名“胭脂马”,体型矮小,但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适于挽运;而焉耆马是一种很独特的马,因旧时焉耆盆地多沼泽,马从小就在这里放牧,练就了走沼泽如履平地的本领,所以特别适宜骑乘,旧时多用于驿道走马。
据了解,截至去年,世界上共有马5830万匹,其中中国马最多,有892万匹。新疆有马102万匹。由于新疆马特殊的繁育体系,遍布各地的马场使新疆具备了发展马产业的条件。
孙运孝认为,新疆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马匹资源,从土库曼斯坦等国引进良马品种,再利用普氏野马善于持续奔跑的基因,与当地的优良马匹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耐力、速度的良马来。
他说,当前发展“马”产业,培育“马”经济,必须从两点入手。一是培育新品种的赛马,二是培育体形硕大的肉用马。
曾在深圳赛马会医疗部工作过三年的孙教授说,现在国内许多赛马会使用的马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能够用国内的马匹资源培育出新的品质优良的赛马品种来,将会为国内赛马业的兴旺提供马匹资源。现在世界赛马比赛中,英纯血马一统短距离赛马市场,如果国内利用新疆普氏野马1小时奔跑60公里、能够连续奔跑4小时的耐力基因,再引入“汗血马”速度迅疾的特点,培育出适合中长距离比赛的马种资源来,将会很有市场。
另一方面,马肉因其胆固醇低,属于不饱和脂肪,加上马肉肉质鲜嫩,在世界上非常俏销。在法国,马肉价格远高于牛肉。
新疆拥有丰富的马匹资源,去年世界马肉产量67万吨,中国为15.6万吨,新疆以3.57万吨的数量占中国马肉年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如果与体形较大的一些马种,如阿尔登马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专供肉用的新型品种。如果就此形成肉马饲养产业,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此外,马皮还可作皮草,可入药,马尿中可以提取雌激素和马血清。孙教授说,现在各地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妨利用过去的马场进行“马”产业化养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