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票的“折扣”问题,一直是热门话题。各航空公司和机票代理机构的打折销售与民航管理部门的“禁折令”之间呈拉锯状往复了多次。从现象上看,在打折一事上,航空公司有动力、代理机构有热情、乘客有需求,惟有民航管理部门“从中作梗”。民航管理部门似乎显得固执保守,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但从以往机票价格一放就乱,一乱就“禁折”的乖戾局面来看,在价格放开一事上, 不但存在着民航管理部门的观念问题、态度问题、利益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各航空公司能否有效利用价格手段,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问题。
所谓“折扣”,实际就是降价。各航空公司热衷于打折,证明其有借助价格手段扩大需求、抢占份额的愿望。这几年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已把这个道理演绎到了极致。但在民航这个特殊的行业内,价格手段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实际运用的复杂微妙,都并非这么简单。
在同一条航线上,各种条件都和票价之间有着微妙却直接的联系。同时,只要飞机起飞,成本便已发生,能否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客源,直接导致航空公司的盈亏。在争取、组合客源的过程中,票价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成熟航空公司才会在票价上翻出无数花样,往返还是单飞、预订还是现买、白天还是晚上、直飞还是中转……票价已经不是单纯争抢客源的简单手段,而是有效配置资源、协调运力、降低成本的系统工程。
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国内民航同一航线统一票价的“规范”固然奇怪也过于机械,但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打折,也实在过于原始和粗放,除了让部分乘客获得意外惊喜之外,对促进民航业整体的有效经营,恐怕作用有限。民航管理部门放了禁、禁了放的尴尬,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
现在,取消“禁折令”风声又起,而且是和航空公司重组、脱钩的消息同时发布。如果这两项重大改变果然同时进行,过去对民航管理部门的“态度”的不满,就必然转化为对航空公司能力的考验。乱是一定会乱一阵的,但注定不能太长。民航这一成本高昂又事关国家安全的行业,经不起彩电业那样低水平价格战的折腾。(张天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