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学习说“你好”、“再见”、“请”、“谢谢”,会握手。
4-5岁:学习使用“对不起”,吃饭时会请别人夹菜,会用手帕,不在嘴里塞满食物时讲话。
5-6岁:学习在公共场合举止得体,不旁若无人大声叫嚷,使用礼貌用语,守时和仪 表整洁,学会做客和接待客人,尊重老人,愿意帮助残疾人。
纠正不良礼仪行为4法
温和惩罚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明确表示责备或不赞成,注视孩子的眼睛,说清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
暂时隔离法:在孩子因不良行为产生快乐时,让孩子到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时间以1分钟为原则,使其从快乐状态转为不快乐。
自然惩罚法:以不危险为前提,让孩子在实施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遭到自然的惩罚。
权利剥夺法:暂时剥夺其权利对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有作用。如对于孩子嚼口香糖后乱粘的行为,剥夺其一星期吃口香糖的权利。
3—6岁宝宝进培训班学礼仪,本是一件新鲜事,更新鲜的是,不少父母竟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孩子送过去接受“再教育”。原来,这些孩子在培训班好不容易养成的行为规范,一回家就都统统还给老师,“小绅士”、“小淑女”几天之后又变成了“小霸王”、“娇小姐”。
昨日,记者在卢湾区体育馆的训练营中采访时发现,各个年龄层都有一些多次参加培训的老学员。礼仪班老师无奈地说:“我们在学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孩子学会的礼仪规范,只要家长一句‘宝宝’、一次纵容就会土崩瓦解。”
希望能纠正孩子的娇蛮脾气,是许多家长送孩子参加礼仪培训的初衷,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尽然。
6岁的宾宾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小朋友之一,已被父母送来过3次。尽管宾宾对礼仪熟得已能指导其他小朋友,但其爸爸仍不满意:“这小囡给他爷爷、奶奶宠坏了,刚刚学得乖点,回到家不到两天就要翘尾巴,前两次都是这样!”
原来爷爷、奶奶对宾宾百依百顺,养成宾宾不少坏毛病:在幼儿园不懂谦让而被小朋友孤立,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撒泼打滚,在外面做客时穿鞋踩上沙发……他爸爸说,发现宾宾成了令人头疼的孩子时,他们很着急,在家里一做规矩,祖辈就来干涉,所以不得不将孩子送进礼仪训练班。
一星期集训后,宾宾有了改变。奶奶给他买东西,他破天荒说了声“谢谢”,让奶奶欢喜了好几天。可好景不长,结束训练一个星期不到,坏毛病又来了,妈妈想做他规矩,可奶奶却不答应。于是,宾宾又恢复了原状。
面对班上3个像宾宾这样重新“回锅”的孩子,培训班的郭老师告诉记者,她真不知道从何教起,也许除了孩子本人,该补上一课的,更该是孩子的家长。
华师大学前教育系阎水金副教授告诉记者,3—6岁的孩子处于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因此大人的表率作用是培养儿童良好礼仪的最佳方法。出现班里班外两个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孩子年纪小自控能力弱,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孩子眼中看到的还不是一个人人彬彬有礼、礼让谦和的世界,一些家长平时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孩子回到家庭这个小环境,在百般宠爱下,所有坏习惯都会故态复萌。所以,社会、家庭和教育单位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不断运用和巩固良好礼仪的环境,才能使其内化为孩子持久的行为方式。(晨报实习生 毛明江 记者陈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