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8月7日电(记者刘健林嵬)针对黄河治理开发面临的洪水危胁、水资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这三大
难题,中国政府日前制订了新的治黄开发目标和解决思路。
这项《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分别确定了10年内以及本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目标。
其中,10年内中国计划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泥沙;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一般年
份基本解决断流问题;总量控制黄河干流污染物;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新水土流失。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拟建成完善的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初步形成“相对的地下河”;实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向黄河调
水170亿立方米,基本解决供需矛盾;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8亿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洪灾频发的灾难河。中国自1946年开始治理黄河,取得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
的成就,但黄河洪水的威胁并未根除。而且,目前还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紧张、断流频频发生、水污染加剧等诸多新矛盾。
为根本解决黄河治理面临的各种难题,中国将防洪减淤并举解除洪水威胁,以节流为主、保护为本、强化管理来解决
水资源供需矛盾,防治结合、保护优先来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防洪方面,中国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根据黄河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在中游干支流修建大型水库,以削减洪
峰;在黄河下游,建成以堤防、河道整治工程为主的“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河道排洪入海;在发生超过防御标准洪水时,利
用北金堤、东平湖等滞洪区分洪行洪。
在减淤综合措施中,将靠上游的水土保持和干支流控制工程拦减泥沙;通过各类河防工程设施,将进入下游的泥沙尽
可能多地输送入海;在下游两岸处理和利用一部分泥沙;利用干流骨干工程调节水沙过程,使之适应河道的输沙特性,以利排
沙入海;挖黄河泥沙淤背河地面,以加固黄河干堤。
新《规划》认为,黄河水少,但水资源浪费却非常严重,因而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是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
有效途径。
基于这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的认识,中国将对黄河灌区进行大规模节水改造方案,到2010年,使节水灌溉面
积达到六成。同时,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实施入
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重控制。
《规划》提出建立全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实施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和保护。为此,黄河将建立用水量监测系统和水质
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对干流主要断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量和水质统一监测,进一步保护、合理开发水
资源。
加快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是治黄的根本大计。《规划》确立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
化治理。
按规定,黄土高原划分为水土流失治理区、预防和保护区和监督区。在重点治理区,建设以治沟骨干工程、林草植被
为主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采取工程、生物、耕作综合措施,兴利减沙,改善生态环境;在重点预防保护区,依法保护
森林、草原植被和现有水土流失防护设施;在重点监督区,建立健全以水土保持执法机构为主体的执法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监
督网,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完)
新华网郑州8月7日电(记者林嵬刘健)黄河是中国唯一纵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巨川大河,给西北、华北地区提供
着宝贵的水源,是北方的生命之泉。然而,近年来,黄河缺水严重,污染加剧,母亲河已不堪重负,向人类亮出“黄牌”。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介绍,由于全流域干旱、来水减少及经济发展用水增加,目前黄河用水已超过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
。
多年来,黄河流域平均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据分析,近十年来,黄河来水只有中等枯水年份来水量的70%,
而黄河流域国民经济用水年耗用河川径流量已达307亿立方米,是50年代的3倍。
除了来水减少,用水增多等客观因素外,黄河水价过低,造成了大量的黄河水被人为浪费。在水利界有个形象的说法
,“千吨黄河水只值一瓶矿泉水”。黄河下游的引黄水费长期低于供水成本,水费过低带来的后果就是不珍惜黄河水。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黄河水的利用率不足四成。在下游用水告急时,内蒙古、宁夏引黄灌区却大水漫灌,一亩(15
亩合一公顷)地平均用水量超过了1000立方米,是正常用水量的4倍。
在缺水的同时,黄河水污染也呈加重趋势。据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初,每年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达42亿立方米
,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入黄污染物已超出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2000年黄河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黄河干流及主要
支流重点河段7274公里评价河长中,符合标准的二、三类水质河长仅占38.7%,四类水质河长占20.1%,五类和
劣于五类水质河长占41.2%。
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说,随着黄河流域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将持续增加,初步估计,到2010年
,全流域年均废污水排放量将超过65亿立方米。如不采取治理措施,黄河干支流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水质有可能全部劣于五
类水质标准。
为了保证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新制订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了“开源节流保护并举,节流为主
,保护为本,强化管理”的思路。
为缓解黄河“水荒”,未来十年间,国家将在黄河流域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和措施,包括对黄河灌区进行大规模节水改
造、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还将于2010左右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为黄河补水。同时,还将加强水资源
统一调度和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
另外,针对黄河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和水费普遍偏低的问题,《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还提出了建立合理水价
形成机制的意见,国家有关部委也将进一步研究黄河水价形成机制,拿出具体措施。
对于黄河污染治理,在加大沿河企业制污技术改造、关停高污染企业的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对水资源需求将水体划
分为相应的功能区,实施入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控制,以遏制黄河沿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改善黄河水
质。如果按这一目标进行控制,到2010年,黄河干流水体能满足各水功能区的水质需求。(完)
黄河水亮起“黄牌”
新华网郑州8月7日电(记者林嵬刘健)黄河是中国唯一纵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巨川大河,给西北、华北地区提供
着宝贵的水源,是北方的生命之泉。然而,近年来,黄河缺水严重,污染加剧,母亲河已不堪重负,向人类亮出“黄牌”。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介绍,由于全流域干旱、来水减少及经济发展用水增加,目前黄河用水已超过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
。
多年来,黄河流域平均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据分析,近十年来,黄河来水只有中等枯水年份来水量的70%,
而黄河流域国民经济用水年耗用河川径流量已达307亿立方米,是50年代的3倍。
除了来水减少,用水增多等客观因素外,黄河水价过低,造成了大量的黄河水被人为浪费。在水利界有个形象的说法
,“千吨黄河水只值一瓶矿泉水”。黄河下游的引黄水费长期低于供水成本,水费过低带来的后果就是不珍惜黄河水。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黄河水的利用率不足四成。在下游用水告急时,内蒙古、宁夏引黄灌区却大水漫灌,一亩(15
亩合一公顷)地平均用水量超过了1000立方米,是正常用水量的4倍。
在缺水的同时,黄河水污染也呈加重趋势。据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初,每年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达42亿立方米
,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入黄污染物已超出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2000年黄河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黄河干流及主要
支流重点河段7274公里评价河长中,符合标准的二、三类水质河长仅占38.7%,四类水质河长占20.1%,五类和
劣于五类水质河长占41.2%。
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说,随着黄河流域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将持续增加,初步估计,到2010年
,全流域年均废污水排放量将超过65亿立方米。如不采取治理措施,黄河干支流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水质有可能全部劣于五
类水质标准。
为了保证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新制订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了“开源节流保护并举,节流为主
,保护为本,强化管理”的思路。
为缓解黄河“水荒”,未来十年间,国家将在黄河流域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和措施,包括对黄河灌区进行大规模节水改
造、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还将于2010左右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为黄河补水。同时,还将加强水资源
统一调度和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
另外,针对黄河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和水费普遍偏低的问题,《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还提出了建立合理水价
形成机制的意见,国家有关部委也将进一步研究黄河水价形成机制,拿出具体措施。
对于黄河污染治理,在加大沿河企业制污技术改造、关停高污染企业的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对水资源需求将水体划
分为相应的功能区,实施入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控制,以遏制黄河沿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改善黄河水
质。如果按这一目标进行控制,到2010年,黄河干流水体能满足各水功能区的水质需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