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现场 观众提问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8月11日21:15
本期《实话实说》话题:《心呼吸·新呼吸》
本期嘉宾:
汪向东:心理学研究员,多次参与灾后心理干预
吕秋云:心理学研究员,多次参与灾后心理干预
李玉林:唐山大地震亲历者,地震发生后他是第一个开着车到北京报信的人
孙飞:公司员工,同事遇空难后,自己曾接受过心理干预
姜志勤:救捞潜水员,曾多次打捞遇难者遗体
本期节目内容: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人生的困境,每个人都有可能恐惧、悔恨、自责、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要正确地排遣这些情绪,就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我出来以后几乎没看到什么,看到的就是树没倒,其他的几乎全倒了。我们住的地方一共是38栋楼,全部倒塌。出又出不去,我就在废墟上踩着往南边跑,我越跑心里好像越没底儿,因为我感觉除了我自己以外,世界上没人了。就是任何声音都没有,静得简直有点可怕。因为几乎95%以上的人都在废墟底下压着,虫、鸟,什么东西,一点声也没有。”
李玉林-------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地震发生后他是第一个开着车到北京报信的人
“很多女同事见面之后就抱头痛哭,我听说,有的同事回家做饭,连肉都不敢切了,最普遍的反应就是以后出差不坐飞机了。”
孙飞------公司职员,同事不幸遇空难,自己曾接受过心理干预
“因为海面上还是和别的地方一样,只有下到水下以后才知道。确实很不愿意说这种事情,太惨了。像捞上来的人好多是残体不全。我们潜水员下去捞上来以后,都是经过精心包裹,有的拿出自己的毛毯,找一些材料包裹一下,处理一下,再交给运输尸体的船舶。这种事情确实对每个人的心理,创伤比较厉害。”
姜志勤------救捞潜水员,曾多次打捞遇难者遗体
“失去了不能失去更多,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不失去更多。”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且也是灾难干预里特别难做的一步,他完全封闭在自己的悲哀的世界里,很难跟外面去沟通,要么就是独自流泪,要不然是你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但是吕大夫这一点做得特别好,在非常细微的地方去关心他们,比如说一起吃饭布菜,喝水的时候,为他拧开水瓶。也许最开始的交流,并不是说我们语言上的交流,你感觉怎么样,你该怎么办,就是从这些细微的地方开始进行交流的。”
“我们在集体干预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发动大家来谈,我用哪些方式来处理问题。比如找朋友倾诉,有的说我听音乐,比如看悲情的电影,把自己的情绪一块儿表达和发泄出来,有的用锻炼的方式,有的用日记,这些都是常用的方式。但是往往一旦遇到事的时候,有时候就比较容易忘记,呆呆的坐在那儿,不吃不喝就是一天了。也许最开始我们要告诉他的就是,吃好饭、睡好觉,这两件事办好了,别的都好办了。后面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专业人帮忙。”
汪向东:心理学研究员,多次参与灾后心理干预
“人们对心理治疗这方面有一些误区,一个就觉得没有用,找他们也没用,帮不了多少忙,另外就是很丢人的事情。认为找心理医生,到精神病院,是不是别人认为我就是精神病,觉得很丢人。另外一个误区,认为我找到心理医生了,他一说,我马上就应该好。我经常在门诊,有些病人就说,你告诉我怎么能不想这个事,怎么忘掉这个事。有的时候是很长期的事情,比如灾难引起的心理的问题,也是比较长期的。”
吕秋云:心理学研究员,多次参与灾后心理干预
他们,都曾有过不同寻常的经历;
他们,都在为心灵做着一次次新呼吸;
8月11日晚21:15(中央一套)〈实话实说〉《心呼吸·新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