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8月13日电 金龙、山简、玉璧,是“建文”年号仅存的3件孤品,曾被著名历史学家单士元称为“武当镇山之宝”。然而在武当山文物库房,它们和另外1140余件珍贵文物一道,层层叠放在面积仅有30余平方米的一间潮湿瓦房里,8年来“不见天日”。
据《湖北日报》报道,这批文物精品包括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式青铜器、神像、法器、供器、道教乐器、碑刻等,质地分为金、银、铜、铁、泥、玉、石、木、瓷等。它们多出 自于名家之手,铸造工艺先进,代表了我国十二至十六世纪道教艺术、工艺美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研究历代冶金铸造、工艺雕刻、绘画服饰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在这批文物中,明万历年间工部勘修的真武修真全图,为全山惟一一座武当微观铁铸模型,是国内罕见的立体画;明永乐年间的御赐《圣旨》牌,木制,圆首,红底金字,正反饰云纹,边框四周设9条行龙,据专家考证其工序共83道,极为珍贵;明代六手观音坐像,铜铸鎏金,造像后有背光及浮雕像,在研究佛道关系和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明嘉靖年间所造乌鸦元帅站像,铜铸鎏金,为武当山地方神中最具民俗特色的神像;宋大观年间铜铸的宋真武坐像,是武当山现存最早的真武神像,为研究真武神的起源、断代、造型、工艺等提供了实物依据;明嘉靖年间宫廷铸造的五色瓷雕——玄天上帝圣牌,是明中期瓷中精品。
武当山文物宗教局负责人介绍,这些极为珍贵的文物以前分散于武当山各景点陈列或收藏。为了确保其安全,他们于1994年前后将这些文物集中保存在这座库房里。但库房空间极为狭小,且温度、湿度等相关技术指标都达不到应有要求。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为文物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和安置而忧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