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袁晔)尽管近一两年来中国严厉打击盗猎藏羚羊的行动已初见成效,但专家警告,如
不有效遏制偷猎、非法采矿等行为,藏羚羊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自1998年起,中美两国科研人员在藏羚羊栖息地之一的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了为期4年的藏羚
羊产羔繁殖的科学研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在盗猎最严重的1998-1999年,研究人员通过对盗猎现场大量藏羚羊尸体的年龄结构和怀胎率分析,发现雌
羊的怀胎率从头年的33%下降到28.8%,这表明成年雌羊已遭大量猎杀,藏羚羊种群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更糟的是
,从1999年猎杀比例推测,每年约有超过30%的藏羚羊遭到猎杀,已高于当年雌羊的怀胎率。
这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的李维东研究员对新华社记者说:“若这种偷猎问题不得到妥善解
决,藏羚在近期灭绝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藏羚羊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山荒漠草原,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种群,成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极为重要的组成部
分。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据初步调查测算,藏羚羊已从20世纪初的几百万只锐减到现在的7万
只到5万只。
将藏羚羊置于濒危境地的正是由国际藏羚羊绒贸易引发的大规模盗猎以及采金、开矿等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一条
价值近18000美元的羊绒披肩需要3到5只藏羚羊的毛。
通过对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查获的藏羚羊皮、绒数量和发现的藏羚羊尸骸情况进行分析,专家们认为每年有2万只藏
羚羊被捕杀。
据李维东介绍,1988年新疆环保局与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进行联合考察时,在阿尔金山保
护区阿其克湖畔与一群长着笔直犄角的雄性藏羚羊相遇,据目测应有近千只。但1999年李维东他们去那里考察时,除了几
只早已干枯的犄角外,没有发现任何藏羚羊的踪迹。他认为这是因为周边频繁的采金活动吓跑了这种高原动物。
中国已将藏羚羊生活的新疆阿尔金山、青海可可西里和西藏羌塘地区辟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控制采金、开矿等活动
,严厉打击盗猎行为。
但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与生态保护司副司长王德辉指出,只要有经济利益存在,偷猎分子还会铤而走险,千方百计猎杀
藏羚羊。
来自新疆、青海和西藏三个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最近在一次藏羚羊保护研讨会上也表示,由于藏羚羊绒非法贸易还会
长期存在,保护藏羚羊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