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少年杀害同班同学,大卸八块,毁尸灭迹,敲诈勒索,最终锒铛入狱。而在这欲哭无泪之时,他们却毫无悔意,宣称这是“反腐”之举,因为被害少年是镇委书记的公子。更可怕的是,他们囤积制造炸药原料,制订了系列绑架杀人计划。看了这样的报道(见《南方周末》8月8日),震惊之余,很多思绪堆积心头,不吐不快。
这两个中学生之所以作案前周密安排,作案后理直气壮,恐怕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理由 就是认为自己在“反腐败”,视自己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义士”。是啊,假如人们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正义事业,当然会理直气壮,甚至九死而不悔。
实际上,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缺乏反腐败勇士。他们或亲身遭遇不公正,或对身边的腐败现象充满义愤。不管出于何种动力,他们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值得追问的是,这两个少年究竟反的是什么腐败?
据同学反映,那个名叫李森(化名)的被害人上学开车坐车、花钱大手大脚,生活奢华。可以想像,他身为干部子弟,确实条件优越得多。但我们难道仅凭这些就断定,他的父亲就一定是腐败分子?是不是构成腐败需要量化的依据,也需要执法部门的界定,一个普通中学生怎么会有能力下这样的断言?而且,竟然因为这种认定而断送另一个孩子的生命!
我相信这两个中学生并没真正受到过什么“腐败”的“迫害”,和被害人李森的关系除了有一点相互“不服气”,似乎也没什么正面冲突。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嫌疑人郭强(化名)的生存环境和他的言行。
郭强来自于农村家庭。学习好、“三好生”、“优秀团干部”。在农村学校,郭强属于家境不错、成绩突出的学生,很有优越感。但他一旦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一切都变了。班里充斥着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子女,城里孩子过生日大摆筵席,而农村孩子要用自己的菜金买礼物。在家里,掌握实权的大伯给两个儿子都安排了好工作,别人送的礼都收,而郭强却住在大伯家的柴火间里,郭强认为,大伯就是个“腐败分子”。
郭强的一些“名言”最能反映他的心态:“……腐败现象全国都存在,我是一个农民小孩,很看不惯这种现象……我就是要用这种手段报复他(李森)父母,他这样死,不亏。”
“我不敢保证将来我做了官是不是也会腐败,所以趁现在还没被腐蚀的时候做这件事(完成杀人计划)。”
从以上言行足以看出,由于存在巨大心理落差,郭强对于自己的身分极为敏感,本来他可以凭借自身件赢得更多的尊重,在同学中获得更高地位,而这一切都被农村与城市、贫穷与富贵的巨大差距给“毁”了。为了给自己不平衡的心绪找一个出路,他选择了铤而走险,当然,在他心目中,就变成了堂皇理由:我是在反腐。
面对客观存在的差距和不平等,一个成人尚且会心理不平衡,更何况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因此自卑、自怜、偏激,甚至滋生憎恨和冷漠情绪。李森被害后,一个同学竟说:“死了活该,谁叫他那么张扬?”
这种漠然令人心惊!因为它折射出的可能是一种普遍看法。文中称,这个班农村学生占了一大半,由于双方反差太大,在城市与农村同学中已经形成无形壁垒,实际上,郭强这种强烈不平衡心态具有普遍意义,只不过他形成了总爆发。
我觉得奇怪,班里如此不正常的气氛,难道老师没有感觉吗?学校长期招收特别富和特别穷的孩子,难道这种心理落差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平衡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自我整合阶段,最需要回答:“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在这一阶段,本来就要解决许多问题:比如自己美与丑、成绩好与差、能力强与弱,再加上家庭条件的贫与富。这些差距,有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进的,而有的客观不足是自己不可控制的。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差距,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急需来自成人世界的倾力帮助。
很遗憾,没有看到该校对此类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任何关注。有同学说,每年学校只开一次法制会,“拉几个少年犯,讲一些大道理”,我也相信,在郭强家里,这样的关怀也是盲区。单纯抓升学率、以成绩衡量一切的弊端确实是老生常谈,但是,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将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不内化为自卑,要不外化为攻击行为。
其实,最好的心理课可以让大家懂得,“反腐”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如果我们无法改变整个大环境,那我们就要改善应付恶劣环境的方式。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