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工运路,你会发现,这条全长仅500余米,但连接着火车站地区和市中心区的咽喉要道,其两端与它所接连的广勤路和书院弄均呈“之”字形“错位”状。道路虽短而交叉口多。正是基于这一点,工运路改造就不仅是拓宽,更是打通道路、理顺脉络的问题。
许多公交车驾驶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每逢重要节假日人流量、车流量高峰时期,行车至此仿佛一下子掉进了“慢镜头”,而经过工运桥堍与东梁溪路交叉口以及过桥后转弯时就
根据规划,从基本建成的工运路来看,它的南端已与书院弄对接上,北端也与广勤路几成直线。而原本与工运路平面交叉的东、西梁溪路则从工运桥“胳肢窝”下面穿过,即改成立体交叉。
行人由市中心区沿工运路进入火车站地区时,在工运桥北堍即进入地下通道,穿过地下通道转入通惠路、周山浜地区或火车站。这样,等到本月底工运桥建成投入使用时,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的将是全新的工运路、工运桥。 (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