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前,青岛对于这30名大学生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海岸,12天后,他们用长满血泡的双脚丈量了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来的时候,他们每人身上只带着50元钱和一张青岛地图,走的时候,他们拿出自己用汗水换来的劳动报酬,向青岛市慈善总会捐款2008.66元;
在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他们是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到了青岛,他们成了电脑装机员、钳工、餐馆服务生甚至“卖花男童”……
50元,我们生存下来了!
30名浙师大学生在青完成生存体验
2008.66元劳动报酬捐赠贫困学生
“从《青岛早报》记者口中,我们了解到有一些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徘徊在校门之外,这12天里,我们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深知没有知识的人举步维艰。我们把辛勤打工挣来的一分一毛钱捐给他们,同时也预祝2008奥运会在青岛的帆船比赛圆满成功!”昨日(23日),浙江师范大学团委的俞明祥老师代表30名“异乡生存体验”大学生,把这笔几乎全由几元几角组成的捐款送到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手中。“今天我要做一天上帝!”
这30名大学生于8月11日晚上来到青岛,怀揣50元“启动资金”和一张青岛地图,开始为期半月的“异乡生存之旅”。在青岛,除了支付每天10元钱的住宿费用,每人每天的伙食费一般限制在2元左右。“青岛的馒头太大了,5毛钱一个可以吃两顿!”吃惯米饭的南方大学生告诉记者,为了体验各种赚钱方式,他们每人都有三四份工作,除了白天的一份正职,一般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卖报,晚上卖花、卖荧光棒到11时。2000多元的捐款,就这样一元一元挣出,一分一分攒下。
极端艰苦的“异乡生存体验”结束了,为什么不用这笔钱好好庆祝一下?大学生们说,在青岛,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自己才干的锻炼是最宝贵的财富。要走的时候,他们想把一点爱心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因为在这个城市,他们也接受了许多陌生人的帮助。
今天是他们在青岛的最后一天。昨天,终于结束“魔鬼训练”的大学生们兴奋地说:“今天我要做一天上帝!”记者劝他们看一看青岛的啤酒节,“上帝”们却谢绝了。他们说:“门票太贵,有没有不用花钱又好玩的地方?”
“头三天,我快绝望了。”
大学生“异乡生存”难不难?地理专业大二学生沈红告诉记者,第一你是临时工,只能干十几天;第二你是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用老板的话说,工作服还没做好就走人了。为了这一份工作,他们大都经历过挨家挨户“推销自己”的艰辛。
体育系的赵庆同学第一天只赚了1元钱。上午他没有找到工作,下午赶紧抓了个卖报的活儿。刚卖了10份,遇到一名丢了钱的孩子向他借IC卡打电话。赵庆和王陈辉决定送他回家,三人乘上2路车从栈桥赶到黄台路,把孩子送到妈妈身边。王陈辉说,这是他在青岛惟一的一次乘车经历。回来的时候他们舍不得了,便从下午5点钟走到晚上8点钟,回到老舍故居附近的秦淮旅馆。
在青岛生存不能光靠做好事啊,第二天一早,赵庆就到居民区里挨家挨户地敲门,想找一份家教工作。可是毫无收获。第三天再换方向,他和同学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休闲吧里打杂,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来了,可老板本来说好一天给13元,到晚上却说要“试工三天”。大学生们感到被欺骗了,有的女同学当场哭了起来。赵庆他们经过激烈争吵,终于讨回了工钱,也就此“炒”了老板。
三天工作还没有着落,那种深深的挫败感使赵庆快绝望了。如果生存体验失败,赵庆说也许会深刻改变他的人生。好在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他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家教工作。为了获得更多的体验,他专职兼职有活就干。周杰伦来青岛开演唱会的那一天,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疯狂演出”:
4:30-9:00卖报(收入:10元)
9:30-11:00家教(收入:20元)
中午走回驻地吃饭
13:00-16:00发送传单(收入:5元)
16:30-18:30家教(收入:20元)
19:00-21:00到颐中体育场卖荧光棒(收入:15元)
这一天他没吃晚饭,破天荒地足足赚了70元钱。不幸的是,第二天他发现自己中暑了。
“到青岛后,我就把脸面放下了。”
卖报纸是地理专业大二学生沈红的“第一桶金”。刚开始的时候她吆喝不出口,只好一个一个走过去问。别的同学告诉她:“这样不行呀,你得喊出来!”沈红想,反正是在青岛,又每人认识我,一发狠也就豁出去了。一但开了头,销量还真不错,她一天卖报的收入就可达到18元,仅此一项就解决了后顾之忧。沈红告诉记者,她从卖报中体会到的经验是微笑,“早上好,请问报纸要吗?”这种“大学生式”的卖报方式还真新鲜,她的“生意”要比别的摊主好得多。有的人会问她:“你还是学生吧,漂漂亮亮的为什么要卖报?”
沈红不会满足于仅仅维持生存,她又在热河路的一家面馆干上了服务员,老板要求她们一天都得站着,干了几天,一个脚上磨出一个泡,她告诉记者,晚上睡觉时是那种“从骨头里透出来的疼”。工作这样辛苦,可是伙食却很差,有一次老板给她们四个服务员上了一盘小黄瓜,尝一尝已经变质了。“那时候很饿,很想吃东西,饭菜在面前却吃不下。你能体验那种感觉吗?”沈红对记者说,老板的弟弟看出来了,悄悄把自己的一盘菜换给她们,那一刻,她感动得流泪了。
有一次回宿舍的路上,沈红看到一个20多岁的很瘦的男人伏在地上,面前一张纸上写道:“我饿了,工作找不到,请帮帮我。”沈红走出20米后还在想:“不行,我得回去帮助他。”她自己身上也没有太多的钱,怎么也找不到卖馒头的地方。一直跑到百盛超市也没买到馒头,只好花2元钱买了6个小面包。沈红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食品送给这位乞讨的青年,说:“我也是来打工的,没有太多的钱给你。不过我觉得只要肯吃苦,工作肯定能找到的!”这位男人感动得眼泪汪汪。
从地狱到天堂再到地狱
艺术专业得学生朱亚君可以说是“有备而来”,她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到青岛的第一天,便和4位同学来到一家意大利式休闲餐厅求职。餐厅负责人很欣赏她的才艺,可还是因为人手不缺而回绝了她们。
同学们失望地出来,在中山路上一家店一家店问需不需要人,回答她们的总是“不”,回家的路上,朱亚君不断地想,不行,我还得回那家意大利餐厅!当她赶回去时,餐厅负责人似乎正在等她回来,第一句话就是:“你终于回来了!”原来,负责人刚刚请示了老板,说服务生不需要,钢琴手还可以考虑。那时候,朱亚君感觉一道天幕向自己开启,可她刚刚高兴了不一会儿,老板的电话打来了。餐厅负责人与老板交谈了几句,放下电话说:“非常抱歉,老板经过考虑,决定还是暂不聘人。”
朱亚君对记者说,那种从地狱到天堂再到地狱的感受,会令她终身难忘。她从中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是:“有时要学会敲第二次门”。如果没有最后那个变故,这一段经历堪称经典。
朱亚君暂时放弃了“艺术梦想”,从站在街头发宣传单开始,前四天经济收入很少,腿却肿了起来,鞋子跑断后也换了一双。这时候,路旁边的一位冰淇淋店的老板找到她说:“我观察了几天,你工作很卖力啊,能不能到我的店里来?肯定会给你更高的报酬。”认真地工作总会被人看到,朱亚君终于找到了一份每天能挣十多元钱的稳定工作。
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