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奉节天坑———地缝第五次科考的中英联合探险队已于8月19日抵达目的地,按照原定计划将于9月4日结束,并公布本次探险报告。然而,天坑———地缝这两个世界之最的谜底是否即将揭开?探险队是否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本次探险?社会各界都拭目以待。然而几天来的探险进程并没有朝着人们所预期的方向迈进。
此次中英探险的目标
自1994年以来中、英、法等国的探险家相继对奉节的天坑———地缝进行了数次探险先后探测洞穴60余个探明地下暗河100余公里但天坑与地缝之间一段300米的神秘洞穴始终没有考察过正是这最后也是最不易探明的一段险境,让天坑———地缝成为两个世界之最。此次中英探险计划就是穿越最后一段连接天坑与地缝的洞穴。
记者走进天坑———地缝
没到秋高却是气爽。昨天早上8时在地缝的其中一段———兴隆镇处空气清凉山里雾气氤氲恍若世外桃源。地缝的入口处很窄,站在洞口可以强烈感受到从地缝吹来的冷风往下俯瞰地缝漆黑一片强烈的好奇心促使记者深入到地底。
走入地缝底处抬眼向上两侧岩石直立中间的缝隙像是忽然间被切割开来一般宛如一条游走的长蛇。
走在地缝内可以看见溶洞星罗棋布有白汽溢出似烟若雾神秘莫测两岸夹道的岩石如刀剁斧砍岩壁遮天蔽日。当地老百姓向记者讲起里面的奇岩怪石都形容得非常惟妙惟肖。
地缝内的一线天景观最为当地老百姓称道。此处地缝的顶端只有十几公分宽从下抬头望天唯有一线蓝天。而在鬼门关处怪鸟发出哀鸣般的叫声,更令胆小的人体验到什么叫恐怖的滋味。然而当地人却不以为然山民专在此坐下向记者讲述地缝的渊源。
山民陈大爷告诉记者地缝在古代的时候是连接湖北和重庆交通的一条最佳捷径也是重庆的云阳县同奉节县联系的必经之道湖北和云阳的古人就是踩着地缝里的大卵石来回穿梭运回所需食盐的。
天坑曾助百姓躲避战乱
天坑虽与地缝相连但目前除了探险者,普通人是无法通过的。绕了十多公里山路记者来到了天坑。站在天坑坑口下望四面绝壁直落千丈蔚为壮观。坑中遍布大小不一的洞穴泉水自壁洞而出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洋洋洒洒组成世间绝境。自坑口下到坑底向上仰望“井底之蛙”的感叹油然而生。
在坑底环四周眺望可以发现天坑是由四座呈椭圆形的山体组合而成的。
刘刚和谢军是天坑内仅有的两户人家在天坑内一开阔的平地建有他们简单的房舍。由于有探险者和游客来天坑他们便从外面弄些方便食品卖。刘刚很健谈跟本不像一个大山里的小伙子但事实上他们已在这里生活了十几代。
对自己的祖辈能在此长期驻扎,刘刚显得很自豪。他说,天坑以前住过十几户人家,后来都陆续搬到外面去住了。早先兵荒马乱时,兵匪、盗匪时常抢劫百姓,老百姓无处可逃的话,就带上干粮,拿上简单铺盖到天坑内找个洞子,住上十天半个月,等外面恢复正常了,就又回去。
谢军有三个孩子,负担比刘刚家要重,除了卖点小百货,他还负责天坑底部一个小水电站的管理和水质的保护、水位的测量。不过目前最让他头疼的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天坑出行本身就不方便,何况学校离天坑尚有十几公里。
中英科考队有备而来
记者一路走过,真正领略了天坑———地缝的神秘与诡异,大概正是这些说不尽的未知魅力驱使人们前赴后继。于是就有了第五次中英联合科考,有了第七次率队考察经验的朱学稳教授那依旧充满激情的豪语:“这里太神奇了,还有许多之谜等待我们解开呢。”朱教授已近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谈起此次探险显得很乐观:“这次为期半个月的探险考察,主要是想把天坑地缝的资料补足,探明天坑与地缝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天坑的底下暗河究竟流向何方。”
此次科考队人员组成甚为庞大,共有15人,中方5名,英方9名,另有一位美国姑娘艾林。据朱教授讲,第五次中英天坑———地缝科考支出费用约6万英镑。
科考先期准备不理想
科考队先期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很理想。这几天,科考队分成几组到天坑附近寻找洞穴,但并没有切入此次探险要害———探明天坑与地缝之间300米最为关键也最为险要的洞穴。记者目睹了职业摄影师加文和计算机工程师奈克两人一组的探险。前天,他们到了附近的荆竹乡椅子村的酸枣天坑和神仙洞进行了探险考察。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他们钻进竹林中,才发现坑口。坑口呈长方形,两边的绝壁如同刀刻一样,笔直地延伸到地下,洞里黑呼呼的,什么也看不见。
加文搬来一块大石头,往坑中扔去,几秒钟后,陆陆续续传来石头撞击岩壁的声音。根据最后传来声音的时间推测,这个洞的洞深在300米以上。奈克决定下坑看一看。经过10多分钟的准备,全副武装的他开始用绳子下坑考察。没过一会儿,奈克就上来了。他告诉记者,坑非常深。随后,有记者笑了,说这样的探险更像是游玩,用奈克的话说:“太轻松了,我们在表演给你们看。”
据记者观察,几天来各个小组对整个天坑———地缝的洞穴去了不少,可都没有动真格。虽然来时带了大量探险用具,但都没有派上用场。如小型发电机、帐篷等用具一直被他们闲置着。
对此,朱学稳教授将原因解释为,山中天气飘忽不定,前几天下的一场大雨使得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流湍急,队员虽能进入一定深度,但是水太急,因此考察计划不得不重新考虑。此次探险目标无法实现据记者最新了解,此次第五次中英联合探险队的探险可能“泡汤”。朱教授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天坑洞穴的水流在近期内无法达到枯水的探险标准,而且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该地区这几天还要降雨。与此同时,科考队员延长科考时间也根本不现实。谈到下次还会不会继续天坑———地缝的探险,朱教授没有回答。
就在记者向报社传回稿件的时候,探险队的美国姑娘艾林也正巧来到当地的一家小网吧,准备向家人发电子邮件。她告诉记者:“很遗憾,我们这里的工作将无法完成,明天,我将和其他三个探险者到四川的武隆开始新的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