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8月30日电(记者谭旭王永霞)烈日照耀下,细细的沙土雨水般在车窗外滑落,汽车行过二寸多厚的浮
土,扬起了一条长长的土尾巴,挡风玻璃上的毛刷刷不净粘在上面的黄土,司机师傅因前面汽车带起的十几米高的“黄雾”挡
住视线,不敢冒然前进,被迫停在凸凹不平的山路上等待。这是记者日前在黄土高原采访时经历的真实情景。
吕梁,革命老区,自然条件恶劣,几年来连续严重干旱缺水。采访中,当地人为记者 “再现”了“水困”时挑水的艰
难,带着我们亲眼目睹了“饮水解困”这项“民心工程”带给贫困山区人民的最根本实惠。
(一)
水少,是吕梁人日常生活最大的不便,个别地方曾出现过两家人用一锅水下面条的事。临县三交镇义圪垛村村支书刘
生财告诉记者,村里人以前吃水特别困难,村民夏天早晨5点多就起来,第一件大事就是跑老远去担水。平时洗锅碗用过的水
都要澄清再用作其它,冬天的衣服不洗先攒起来,等夏天河槽里偶尔来水,村民们才赶快把全家人一摞又一摞的脏衣服拿出来
,摆在河边洗,女人们洗不过来,男人们还要去帮忙,河两岸最多时能聚集400多人,比赶集还热闹。
村里没水,老百姓往往四处找水吃:有的到临近水较多的村里找熟人挑点儿水,有的到附近厂矿里买点儿,有的则到
山沟里找点儿,可不管走到哪里,几乎都“人满为患”,无论哪里的水,都少的可怜。
在柳林县,我们找到了挑水时间“最长”的人——西王家沟乡大圪达村村委会主任刘顺保,他的“纪录”是“两年挑
了一担水”。有一年除夕夜,刘顺保早早吃完老伴给做好的年饭,就挑上两个水桶出发了。满以为可以很快挑上水回家过个好
年,没想到去附近山沟里挑水的人太多,不光他们村,附近好几个村的人都在那里等。刘顺保在沟里等水,提心吊胆的老伴在
家里等人,直到第二年初一早晨鸡叫的时候,刘顺保才回了家。
因为挑水,有的地方还发生过人员伤亡事故。临县三交镇杨家岭原任村委会主任杨玉珍告诉记者:前几年,附近村一
个60多岁的老汉因为天黑、下雪路滑,不慎摔死在山沟里;去年,有个40多岁的村民在凌晨挑水时也不幸坠崖身亡。
(二)
2000年,山西省打响了“饮水解困”攻坚战役,至今,吕梁的引水解困工程在国家的支援下已经见了实效。
中阳县大石碛村有80多户人家。去年3月份,全村每家每户开始建设旱井积雨场,国家每平方米给补助4元钱,总
面积超过240平米的部分由农民自筹,另外每户还补助一台价值1千元的压水泵。村支书刘春生说:全村到目前为止几乎户
户有旱井,每口旱井的存水体积在30到60吨之间。
大石碛村的旱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四方院子里几乎全部是水泥硬化过的灰色地面,角落里砖块围成的空地种菜
,院子干净整洁,四周是用砖砌成的围墙,均匀地涂着白石灰,全院最低洼处是最显眼的全封闭积雨旱井。
刘春生告诉记者:去年到现在,下过几场大雨,各家各户的旱井都积满了,吃喝都够用。村民杨玉兰揭开她家旱井的
方形石盖,井内是满满的50多方水,这些水是硬化院子和硬化房顶汇聚而来的雨水,用水时由压水泵通过人工压上来。杨玉
兰告诉记者,当初建井时,大工靠建筑队,小工全是自己家人出,除了国家给的补助,自己家还花了5000多元。
打旱井是采集“天水”,另外一类工程则是统一集中采集地下水或者泉水等,水被直接从山下引上山,从远处引来通
到农户家里。
“我们村从前年冬天就开始不用担水了,水价2元钱一吨,老百姓能承受起。如今,大伙坐在家里,拧开水龙头,水
就来了,没有国家的支持,这水根本流不进咱家的水瓮里。”临县郭家洼村60岁的郭照财高兴地对记者这样说。
饮水解困工程是个庞大工程,不但要引水,还要引好水,对地方病区的改水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在改水后的管理上,汾阳市对氟砷病区采取智能卡取水办法,使得村民手拿磁卡打水,花多少钱,打多少水,科学的
水务管理一体化使得从前的“大锅水”变成了“商品水”。
汾阳市肖家庄镇安头村是个中度的氟砷病病区,全村3000多口人吃的都是“咸水”。患有氟砷病的病人牙黄、腰
弓、腿关节肿大。如今,汾阳市从20多里地之外引来了“健康水”,实行磁卡管理,即每个人持一张像电话卡一样大小的磁
卡,到集中供水点插卡取水,村中还有专人负责到固定地点给磁卡充值。这一工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智能卡‘去病’工程”
。
(三)
干净整洁的旱井积雨场使得农村的村容村貌整齐划一,院子干净了,农民越来越讲卫生了,记者在采访中经常看到,
留守在家的老人利用闲余时间,认认真真地打扫着院里每一个角落。除此之外,有了水的村民开始改善生活质量,一些农户在
房前屋后养起了鲜花,种起了蔬菜。
在大石碛村杨玉兰家的院子里,女主人在井边洗衣服,孩子们帮助母亲从井里往外压水,院子中的台阶上,摆着10
几个大大小小的花盆,其中有指甲花、兰花、菊花、月季花,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都已经浇过了水,叶子是绿绿的,花朵是
水灵灵的。邻居刘应莲家更是“春色满院”,各种各样的蔬菜有西红柿、南瓜、辣椒、茄子等等。
饮水解困工程不但绿化了农村院落,而且还开发出“房顶经济”。在大圪达村,老百姓带着记者登上了房顶,绿油油
的葡萄树和各种蔬菜立刻映入眼帘,紧靠房子后面的是铲平的山坡地,空地上种满了黄瓜、西红柿、豆角、南瓜,最扎眼的是
2架新引进栽种的葡萄。户主说,葡萄“吃水”多,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家能种葡萄,去年旱井供水充足,收了200多斤,挣
了三四百元,在大旱之年,这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一片片“房顶绿色”、一颗颗吕梁葡萄给满是黄土的山区增添了一道独特风景,村干部介绍,村里今年引进了多个葡
萄品种,准备大面积种植。
水通了,农民的农业收入开始增加了。
在临县三交镇罗家山村,曾当过几年村干部的张乃喜告诉记者,全村共有450口人,1350亩土地,全是坡耕地
,很难种,加上天旱,这几年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他家种的16亩枣树,以前浇不上水,一棵枣树只产100斤,现在浇上水
后,产量猛增到200斤,收入提高了一倍。
农民增收的另外一个途径是劳务增收,一些县乡干部认为,饮水解困工程更大意义上是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让年轻
人放心大胆地到外面打工。
大石碛村的刘春生说:“村里十年九旱,收入主要靠打工。前几年,没水时根本出不了门,即便出去,心也放不下,
有空就回家帮年老的长辈担水。村里现在有了旱井里的水,省下很多劳动力,今年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县里的石料厂、焦化厂、
铁厂、钢厂打工去了,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元。”
采访结束,记者即将离开吕梁时,当地干部群众对我们说的最多的话是:吕梁在饮水解困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
好多老百姓没有解决吃水问题,饮水解困工程仍然任重道远。(完)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