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多险情的龙王庙,如今成了“观景台”。记者万多摄
水文专家们说:“荆楚不怕刀兵动,只怕南柯一梦中。”一部湖北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荆楚儿女与水的斗争史。在百姓眼里,今年的防汛恶仗尚未开始,就已悄然落幕。而这种变化得益于党和政府斥巨资实施的“德政工程”。
28日上午10时,今年长江最大洪峰从黄梅小池口俯首东去,经过10多天高水位洪水考验,长江湖北段大堤全线安然无恙。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检查我省防汛工作时称:“湖北长 江防汛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昨晚8时,武汉关水位已退至26.93米,省内其他江段水位也相继回落。按预案规定,我省防汛人数已由高峰时的13.8万人,降至昨日的10.27万人。他们仍在日夜值守,确保万无一失。
整固堤防解放百万大军
昨晚,湖北省防汛指挥部仍灯火通明,投资达1.79亿元的防汛指挥系统24小时运转。该系统可在15分钟内,完成全省水文站信息采集;20分钟内,提供预报,供专家会商。用科技手段防汛抗洪,有效保障了全省汛期安全。
今年长江最大洪峰逼近武汉时,该系统提前3天预报洪峰水位27.78米,实测27.76米,误差仅为2厘米。省防指水文局专家表示,由于洪水预报准确,抗洪抢险工作到位,全省减少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
1998年以来,国家拨给我省116亿元堤防建设资金(不含城市防洪和隐蔽工程)。仅今年就下拨资金61.51亿元。
长江堤防通过大规模建设,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介绍,堤防整固后,可抵百万大军,人山人海上堤抢险的壮观场面也不会重现,减少了每年的防汛消耗。防洪也将基本由专业人员、专业队伍来承担。
据悉,今年最大洪峰通过我省时,全省堤防上防汛劳力共13.8万人。而1998年,我省长江大堤报险频频,上堤劳力达百万大军,出现崩岸、滑坡等重大险情540处。
引入高科技防洪,整固堤防,使得我们在与湖北头号“天敌”的斗争,已不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宁静的(竹+牌)洲湾
8月26日,记者追逐滚滚洪峰一路东下,来到曾饱受洪涝之苦的洲湾镇。
洲湾面积160多平方公里,紧邻武汉市江夏区范湖乡。人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洲湾的水却反其道而行之:浩荡长江一路东进,流经洲湾时突然改变走势,向西奔腾。江水在此一弯,有利于减轻武汉防汛的压力。因此历史上就有“洲湾水弯一弯,武汉水落三尺三”的说法。
长江像一条悬河,江水高出洲湾两三米之多,每到汛期,6万洲湾人民头顶江水,生活在洪水威胁之下。
当日上午,今年以来最大一次洪峰正通过洲湾江段。由洲湾中堡村大堤上凭高望去,但见垸外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垸内却是宁静的如写意画中的山乡水墨图。这强烈的对比,令我们颇有些惊讶。
与压境而来的洪水相比,我们看到的另一副“不谐”情景是:距1998年溃口处仅百余米处的中堡村4组,68岁的老人王义庆与邻居们正坐在树阴下乘凉聊天;不远处的庄稼地里,严家村4组的陈开秀正在营养钵里捣腾着种籽;远处工厂里机声隆隆……洲上饮烟袅袅,如此的静谧,又如此的充满生机。
1998年8月1日晚,洲湾中堡村长江大堤突然溃口,洪水狂扫洲湾,在此担负抗洪抢险任务的某部高炮连指导员高建成,与他的18名战友英勇献身。
当年记者也曾在此采访,那时浊浪滔天,人们匆忙转移财产,逃离家园。而记者这次踏上大堤之时,这里水位已达30.28米,为历史上第四高值,超过1954年的洪峰水位,洲湾村民为何有如此的从容和闲情逸致?
在大堤上,我们与指挥防汛的洲湾镇党委书记李华平相遇。他介绍:1998年,洲湾在同一水位情况下,出现管涌330多处,险情不断,四处告急。而今年到今天为止,仅出现11次一般性险情,其中管涌只有两处。
驻守洲湾指挥防汛的嘉鱼县县委副书记程功武告诉记者,1998年洪水过后,政府投资1.84亿元修复了溃口,重建了防洪大堤。大堤宽度增加到8米。洲湾的祥和与宁静,说明了群众对堤防建设的信心。
建于该镇五七路的裕泰纺织厂,在1998年的洪水中损失130万元。来自阳新县的柯厂长告诉记者,他也曾动摇过,拟将工厂整体搬走,但看到政府大兴水利建设后,对洲湾的未来又充满了信心。他不仅留了下来,还追加投资,其生产规模由过去的3000锭,发展到现在1万锭。
李华平说,尽管今年再次遭遇特大洪水,但各项经济指标有望全面完成。
东荆河大堤巍然锁大江
当日下午3时许,记者一行沿着新修的沥青公路,径直驱车登上了武汉市汉南区东荆河大堤。
东荆河在此流入长江,两水汇合处江面宽达7公里,江水浩浩淼淼,对岸远如天际。
这里6公里长的东荆河大堤历来是江防险段。一位防汛人员告诉记者,汛期江面水位高出一马平川的汉南地面4.5米,且江面宽阔,无风起浪,大堤承受着异常巨大的压力。
今年最大的洪峰刚刚从此经过,最高水位高达30.35米,为历史第四高水位。堤上防汛大军的旗帜在招展,守堤民工在来回巡查,江水凶狠地拍打着石砌的堤岸,但是丝毫没有过去洪峰经过时的紧张气氛:新沟汽渡车船来往如常,码头边的小卖部外一些居民悠闲地玩着扑克牌,江边有人还拉起搬网捕鱼。
1998年防汛期间,记者曾两度到东荆河大堤采访,所见景象全然不同。当时这里的堤防出现了管涌、漏洞、渗浸、脱坡、崩岸等多种险情,大水接近堤顶,完全依赖子堤挡水,风起浪涌处,江水翻过堤岸;近万名人民解放军和当地5万余人上堤死守,整船整船的石料就泊在岸边准备随时救险,堤上堤下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当年有一个悲壮的场景广为传扬:武警湖北省总队总队长司久义少将率部在此镇守,8月7日,东荆河水猛涨到31.78米,江面刮起6级大风,掀起1米多高的波浪,惊涛奔涌,大堤危在旦夕。司久义一声令下,450名官兵一字排开,跳入齐腰深的江水中,司将军同战士们一起手挽手,肩并肩,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保住了大堤。
1998年大水过后,国家先后投资了3亿元建设汉南区95公里的堤防,其中6000万元用于东荆河大堤加固。目前,东荆河大堤高达33.03米、宽为8米,还新修了石料护岸和堤顶公路等防洪工程。
看着巍巍大堤,汉南区水务局陈祖芳局长自豪地说:靠军民用身躯防浪的场景,应不会再出现了。
抗洪英雄眼中的丹水池
武汉人对199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洪水至今仍记忆犹新。当年的抗洪英雄王占成告诉记者:“现在,即便到了1998年那样的水位,武汉人也不会有丝毫慌乱。因为,现在和那时的条件大不一样了。”
1998年,汉口丹水池堤段发生管涌,大片堤段整体塌陷,3000余名武警、民兵突击队员紧急抢险。王占成老人第一个跳入江中,探明了险情。当时,他家离长江大堤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每天都要看着江水东去。“那时,大家还有点紧张,非常关心洪水。所以,我也经常上大堤看看。”
如今,老人已73岁高龄,正享受着闲适、恬静的幸福生活。同他轻松的情绪一样,江城市民没有了以往大洪水来时的紧张心态,居民生活、工作秩序井然。
据江岸区水务局办公室苏莉主任介绍,1998年大水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丹水池堤段进行防渗、堤基加固等。大堤经受了今年长时间高水位考验。
记者在武汉城区看到,各处堤岸就如一处处别致的风景,人们凭栏远眺,笑看江水默默东逝。 金报记者欧亚范步会桥 实习生朱慧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