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我国卫星应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空间技术及资源广泛服务于国民
经济建设,为国家实施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中国卫星应用技术正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兴起的支柱产业之一。“九五”以来,我国加快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步伐,先后成功发射气象卫星、通信广播卫星、资源卫星和 “北斗”导航卫星等多种类型的应用卫星。一颗颗卫星的相继升空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手段,卫星应用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领域不断拓宽,生产出系列化的卫星应用产品。中国卫星广泛
地用于国情普查、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报、海洋管理等领域,取得良好效益。
气象卫星领域,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极轨和
竞争轨道气象卫星体系的国家,这些气象卫星提供的卫星云图,为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气象服务。
通信卫星也获得飞速发展,包括“东方红三号”、鑫诺一号等卫星在内,我国目前使用的卫星转发器有100多个,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广播电视和公众通信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利用通信卫星实施的“三金”工程,促进了我国金融领域的快速
发展。而“资源一号”卫星在近3年的成功运行中,已为有关部门提供20多万景图像数据,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在我国西部开发中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快了我国“数字化”进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注重卫星信息资源和卫星应用产品开发,由集团所属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承建的深圳证券
卫星通信双向网系统,使深圳证券交易所通过卫星同时实现广播、双向数据传播,从而解决了深交所异地会员业务通信的需要
,原来烦琐的交易过程在1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
专家介绍,北京国际卫星电视地球站、“风云二号”卫星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等也都使卫星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中国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卫星热红外图像进行地震短临期预报、卫星GPS用户机等产品的背后,都隐藏着卫星应用的影子
。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设计寿命为两年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将于明天迎来遨游太空的两周岁“生日”。专家指
出,鉴于各项系统均运转正常、工作稳定,这颗卫星将在浩瀚太空中“超期服役”,发挥“余热”,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出新贡
献。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遥感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主要
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
这颗“中国星”于2000年9月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第二天即开始传输图像,发挥作用。两年
在轨运行期间,这颗卫星各项功能发挥正常,共向地面应用系统传输图像几十万幅,受到用户的高度称赞。有关专家在对这些
图像进行判读分析后认为,图像清晰、层次丰富、信息量大,性能满足或优于设计指标要求。在全新平台、全新有效载荷的高
难度大卫星中,“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谱写了首次发射成功、立即投入使用和长期成功运行的新记录,为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空
间市场竞争的能力以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