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陈水扁在“经发会”一周年检讨会上得意洋洋地表示,台湾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只要全力以赴,台湾前途充满光明与希望”。但岛内经济的相关数据表明,陈水扁完全是睁眼说瞎话、粉饰太平。
事实上,陈水扁上台两年多来,除失业人口有增无减外,岛内经济惨不忍睹,各项指标均大幅下降。据“行政院主计处”及“经建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岛内经济去年第二季负 增长2.4%,创下26年来的单季最低记录;今年前5月虽增长0.9%,但明显低于韩国及新加坡。7月份失业率上升到5.23%,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更高达近70%。尤其是,上半年的民间投资衰退11.5%,创16年来最低记录,1-7月外资赴台投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近50%,显示陈水扁不但没有提振工商界投资信心,反而使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上半年民间消费仅增长2%,全年预测仅为2.2%,创下46年来第二低记录。岛内财政也不断恶化,未偿还债务余额高达2.8万亿新台币,今年的财政赤字更高达2500亿。两年来股价跌掉一半,家庭平均收入较前年缩水2.5%,人均所得倒退至1996年的水平,且贫富差距扩大为6.39倍,为过去13年的总和。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国际洛桑管理学院最新统计,台湾经济实力的全球排名从国民党下台前一年的第21名,猛降至今年的第40名。
台湾经济低迷不振,既有国际经济不景气等经济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是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陈水扁“看重”的前“行政院长”、“经发会副主委”萧万长说得很明白,改善两岸经贸关系是台湾经济稳定成长的必要条件;“立院副院长”江丙坤分析,影响台湾经济的因素在于“两岸和谐与岛内政治安定程度”,这些肺腑之言可说是一语中的。换句话说,真要想“拚经济”,就必须降低非经济因素的干扰,重点是缓和紧张的两岸关系,改善岛内政治环境。
然而,陈水扁仍抱持“拚台独”的对抗手法、“拚政治”的斗争心态、“拚选举”的作秀策略,其政策与作为自然与上述两个要件背道而驰。以陈水扁召集的“大溪会议”为例,会议宣称要以“经济战略”作为台湾发展的切入点,但“十项结论”的核心措施却与此南辕北辙。对内方面,“结论”强调“尽速推动成立拚经济的国会多数联盟”,这显然是“筹组国安联盟、分化泛蓝军的障眼法”,不但无助于稳定岛内政局,相反将加剧朝野对峙。两岸关系方面,会议装模作样地表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推动两岸直航”,但民进党死守“台独党纲”,陈水扁公开鼓吹“一边一国”,两岸政治僵局短期内不可能被打破,岛内各界期盼的两岸“三通”也难有实质进展。更有甚者,陈水扁推行“烽火外交”不说,还极力鼓吹建构“美日台同盟”,“加速推动与美、日及东盟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深化台湾经济国际化”,借此抗拒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挟美、日对抗、遏制祖国大陆,只能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
由此看来,“台湾经济的苦日子”并未过去,而且短期内还看不出有根本好转的迹象,岛内民众还得勒紧腰带、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心理准备。《联合报》、《中央日报》断言,陈水扁热衷于搞政治对抗和激化两岸关系,“拚经济”的目标仍将是“遥不可及的、不可能的任务”,甚至“有可能越来越糟”;“行政院”提出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亚太运筹中心”将是“空中楼阁、画饼弃饥”。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