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9月9日电(记者张非非)初秋9月,记者来到辽西阜新四合镇碱巴拉荒村。一进村,只见笔直宽敞的柏
油路伸向望不到头的远方,一座座典雅漂亮的农家小楼,对面拔地而起的七层住宅大楼已经开始封顶,还有800多亩集中连
片的高质量蔬菜大棚瓜果飘香……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着这里的富足与安康。然而,仅仅几年前,这里还是阜新市有名的穷山
村,使一切改变了模样的是今年49岁的碱巴拉荒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奎。
从大老板到村支书
黄玉奎是土生土长的碱巴拉荒人,20多年前当过村里的生产小队长,后来他离开乡村带着一大家人进城搞建筑。凭
着心眼好、脑瓜灵、能吃苦,他的建筑施工队很快在阜新市里站稳了脚跟,到后来更是发展到年收入百万元,人们都说老黄“
发”了。
不过,黄玉奎在外赚大钱这些年,碱巴拉荒村的光景可没什么变化,不但荒地草房萧条依旧,全村2600多口人还
欠了60多万元的外债。
1997年底,四合镇党委经过反复考虑,决定请黄玉奎回村当支书。“当书记挣钱少是小事,村里的事那么难办,
搞不好还得担责任”,黄玉奎因此打起了“退堂鼓”。四合镇老书记请黄玉奎吃了3顿饭,最后撂下一句话:“光自己富了有
啥意思?回来领着大伙干出个样,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啊。”黄玉奎两眼一红,低声道:“别说了,我回去。就是把家底折
腾光了,我也要把碱巴拉荒搞好。”
变乱摊子为富裕村
初上任,黄玉奎面对的是个令人头疼的乱摊子,第一件棘手的事是村里拖欠5万多元电费,电业所马上就要“拉闸”
。黄玉奎一调查,原来是一位村干部带头拖欠了1000多元。黄玉奎把村干部们找到一起,苦口婆心地讲了一番话:我们这
些村干部要实实在在给群众办点儿实事,让百姓掏心窝子说一句“你们还行”,才对得起大伙儿啊。然后黄玉奎严厉批评了那
位村干部,责令他立即补缴。此事张榜公布后,村民们心服口服,很快把拖欠的电费缴上来了。
碱巴拉荒贯穿东西的一条重要通道多少年来仍是一条乡村土路,每逢雨季便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走车,而修路预算资
金需要85万元。村里资金紧张,经多方筹集还短20万元,黄玉奎自己从家里掏出20万垫付,又带领全村人苦干2个月,
终于修成了全村第一条高标准柏油路。
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们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是黄玉奎想得最多的事。2000年辽西大旱,村民们愁眉苦脸
地看着地里的青苗一天天枯死,经过反复思考,黄玉奎终于下决心要让碱巴拉荒村摆脱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状态。他四处筹集
资金,领着大伙儿搞起150亩高标准保护地大棚,发展大棚蔬菜生产,村民每家交3000元承包一栋大棚,结果一年就获
利1万多元。去年,碱巴拉荒村接着又建了150亩大棚,今年则投入1000万元要再建500亩。蔬菜大棚成了碱巴拉荒
人的“摇钱树”,使全村人开始走向了富裕。如今村民们说:黄玉奎为我们修了两条路,一条是“利民路”,一条是“致富路
”。
4年多的时间里,碱巴拉荒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村集体经济总资产已累计达到600多万元,到去年底,村民人均
收入由1997年的1300元增长到3500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0元。
碱巴拉荒人最了解黄玉奎为家乡付出了多少心血,几年来他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原本110斤的体重现在只剩下82
斤,不到50岁的人看上去像个小老头;几年来他个人没从村里拿过一分钱的报酬,当支书的那份工资一直都挂在村里的帐面
上,相反,为了修桥、修路、盖村小学校舍、支持困难户,共捐出近50万元;为了发展生产,为村里垫付资金累计已达到100
万元。
从服务村民到服务下岗职工
正当黄玉奎领着全村老少向着更宏伟的目标迈进时,随着阜新“三矿”破产和下岗职工增加,再就业压力加大。此时
,黄玉奎又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在原有大棚的基础上,再投资千万元建300栋大棚,形成一个1000亩连片的农业
科技园,拿出其中250个大棚,安置600名城市下岗职工到园区就业。
现在碱巴拉荒村农业科技园已经成为阜新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先期建成的大棚已承包出去70栋,有200多名
矿区下岗职工在这里找到了生活出路。
阜新发电厂下岗工人孙克难想在碱巴拉荒村承包5个大棚搞花卉生产,黄玉奎破例把为本村村民准备的大棚安排给他
。孙克难一下子交1.5万元承租费有困难,想先预交一部分,黄玉奎二话没说:“行!”育苗时,孙克难需要沙质的土壤,
黄玉奎又马上安排村民帮助从其他地方拉来十几车适合育苗的土,不管用水、用电、还是贷款,遇到难题,只要找到黄玉奎都
能马上得到解决。目前孙克难的5个花棚平均每个可获利2万至3万元。如今,他的花棚里又招聘了10名下岗职工,他本人
也被评为市劳动模范。每当提起这些,孙克难总是由衷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在我的一生中会遇到这样一位好书记!黄玉
奎是我事业发展的靠山。”
黄玉奎几年的努力和心血没有白费,如今,碱巴拉荒村成了富裕文明村。站在地头上,黄玉奎告诉记者,他计划再用
3年时间,把高标准保护地大棚发展到全村每户一栋,把产业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彻底结束靠天吃饭的历史,争取早日实现
人均收入6000元的目标,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文明生活。(完)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