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为进入大学深造,他苦苦奋斗了十几年,真的站到了大学门口,他却踌躇了——家里债台高筑,他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因此坚决不走学校为贫困生搭建的“绿色通道”。母亲实在难以凑足儿子的学费,万般无奈之下,妈妈只好瞒着他,偷偷到市慈善总会申请资助。几天来,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了多名类似的贫困生,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露穷”引来歧视,因此拒绝了人们的帮助。记者近日采访时,来自贫困家庭的7成学生和家长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贫困生:我们害怕“有色镜”
几天前,市慈善总会确定了首批20名待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新生,记者随后想走近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慈善总会提供了10名已受资助或尚待资助的贫困生名单。记者与这些贫困生联系时却遇到了困难——听到记者的采访意图后,7位家长露出难色,“孩子不愿让老师、同学知道此事,害怕受到别人歧视,我们也担心伤害到孩子。”
一名母亲告诉记者,她这次向慈善机构申请资助就没让儿子知道,儿子今年刚考上大学,原本可以向学校申请减免学杂费,但儿子在家哭着说:“同学知道了,会瞧不起我。”
前天本报报道的一位化名小洁的女孩,她在接受采访时曾坦率地表示,穷困肯定不是件光荣的事情,毕竟拿补贴和和拿奖金的心情是不同的,“周围的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地瞧不起贫困生,在别人异样的目光里,我们很难保持心态平衡,而且多数贫困生原本就有一种弱势、自卑心理,不仅学生有,很多成年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同学:可能会有无意伤害
这些贫困生所担心的“有色镜”是否存在?记者昨日来到青岛大学采访了5名大学生,答案是“平时可能会有一些无意伤害”。
中文系大二学生孙雷说:“贫穷是处境,而不是人的弱点,我们不会因此歧视贫困生。”但他同时表示,因贫困生的心理一般都很敏感,与他们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些语言和行为,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到他们,但这真的不是故意的,大多是因为在一些方面我们没想到、没顾及到。”
大三学生刘淑敏则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件事情,大一那年的一个周末,她们同宿舍的同学想一起到崂山游玩,但一名来自枣庄的同学却坚持不去,大家知道这名同学家境贫穷,就对她说:“一起去吧,不就一点钱,不用你出,我们几个摊了。”没想到,这名同学哭着跑出宿舍。刘淑敏说:“我能理解她的举动,我们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但她也应该正视贫困处境,心态更开放些。”
我们不会怪他们
市民刘先生是李沧区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将6000元一次性捐给了一名贫困生,作为4年的生活费。刘经理说:“穷只是暂时的,而且也不是这些大学生的过错,能考上大学就说明他们有能力改变暂时的困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别人确实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贫困生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穷,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我很理解,当然不会怪他们。”
元泰船务公司的韩女士也“抢”到了一名贫困大学生,她认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都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贫困生能考上大学,说明这些学生有能力逐步改变自己的命运,没必要背上太重的心理包袱。
(挂牌)资助者说
莫对援手说“不”
贫困生害怕“露穷”,是自尊,还是自卑?是周围人群不够宽容,还是自己的心态不够健康?本报几名记者对此各有看法。
张莉(新闻二部 记者):现在,人们对贫穷的理解变了,贫穷成为一种隐私。大概基于以上考虑,七成的贫困学生不愿向媒体透露姓名,我们尊重他们的愿望。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而拒绝接受“绿色通道”却不是聪明的做法。自尊与自卑不同,真正的自尊不应当是拒绝接受,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环境。
陈呈晓(新闻一部 记者):人都有一种心理,不愿把自己“弱”的一面展示在别人面前,所以我能理解贫困生的苦楚,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其实贫穷并不是自己的错,还怕别人指点什么呢?特困生刘明和他妈妈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自己的家境。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更敢于面对现实,也更有生活的勇气。
王东升(新闻一部 记者):作为记者,被人拒绝采访是常有的事,但是有一种拒绝会令我莫名地失落和失望,那就是接受捐助的贫困者对于采访的拒绝。
我很想告诉那些贫困生,自古英才多磨难,贫困不是过错,更不是羞耻。如果把自尊心提高到敏感的程度,那将极易受到伤害。希望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让这些学生变得更成熟,以快乐的心情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将反过来帮助他人。
社会各界对于发奋学习的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关爱的力量。永远不要踌躇伸出你的手,也永远不要拒绝别人向你伸出的手。
(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欢迎拨打传呼95901-3253352,讲述你的观点。)
记者 聂向锋
一样的贫困 不一样的态度
本报记者一天的采访经历
一样面对贫困,一样面对向自己伸出的援手,两名贫困生的反应却截然相反。
近日,市总工会领导到贫困大学生家里送慰问金,记者随行采访,见到戏剧性的一幕:一名家境贫困的女大学生“临阵溜了”。女大学生的妈妈说,孩子看见那么多人向楼道走来,说:“我可不想上了电视被同学看见,那多不好意思!”记者事后对她电话采访也遭到拒绝。女孩说,她不想让人知道她的境况。
那一天记者采访另一位贫困大学生则非常顺利,北京工商大学新生刘璐对记者娓娓谈起自己的经历:母亲在她高考前两周去世,这种悲痛鼓励了她发奋学习。讲到妈妈对她的爱,刘璐泣不成声。
记者当时就十分感叹:一样的贫困大学生,两个女孩面对生活却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记者 王东升、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