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晨报以《学校与家长沟通有“奇招”》为题,报道了沈阳市东关模范小学欲将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校通知等情况通过手机短信息等形式传递给家长,并每年收取160元服务费。此事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一些读者通过晨报新闻热线表达了自己对学校与家长如何进行沟通的看法。
短信息沟通缺乏可操作性
读者陈女士的孩子也是该校学生,在拿到孩子带回的宣传材料后,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学校是不是在乱收费?尤其是看到材料上写着晚间突然停电、天气突然变化等情况也要和家长沟通,陈女士更觉得不可理解:学校有必要这样事无巨细地向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吗?学校又将如何保证这些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难道学校要派专人搜集每位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忙得过来吗?如果学校无法履行承诺,那么家长是否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陈女士认为不管学校此举出发点为何,靠手机短信息沟通都缺乏可操作性。
沟通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
读者丁女士是位心理学专家,她认为,如今的孩子接触新鲜事物多,相对比较早熟和追求自我,但由于年纪小,他们尚且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因此难以理解学校和家长的这种过于频繁而且方式相对“隐秘”的沟通,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足为奇。丁女士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学校和家长尽管出于爱护的目的希望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孩子的言行,但过分的关心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反感和压力。
学校有责任与家长沟通
学校和家长沟通到底该不该收费?身为律师的读者李先生认为:不该。李先生认为,根据《民法通则》和《妇女儿童保护法》以及最近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向家长传递学生在校内的突发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尽管在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学校不再承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职责,但其仍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校方来晨报说明情况
昨天下午,沈阳市东关模范小学有关领导来到晨报说明情况。校方认为,由于该校对学生采取住校管理,因此学校更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而这套教育互动系统经多位专家论证,目前在该校做试点,学生自愿参加,那160元是服务费。昨天下午,记者欲就具体情况再与校方沟通,但始终未能联系到学校有关领导。 晨报记者 鸿影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