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上捡到“烤鱼片”
往年这个季节本该洪流滚滚的小河今年却干涸了,河道里的淤泥一片龟裂,裂缝里零零星星地躺着干巴巴的小鱼,龟裂的河床上,几台挖掘机正在挖塘,在这里工作的人说,等水塘挖好后,再在塘里挖井,泉出的水将用来浇地。“我今年81岁了,从来没有遇见过像今年这样,整个夏天一滴雨也没下。看着绝收的玉米地,真让人心疼呐……”81岁高龄的杨乃功大爷无奈的说。
日前,本报报道了我市主汛期发生罕见夏旱和秋旱的消息,昨日,记者赶往旱情较严重的即墨市,走入田间和农户家中,亲眼目睹了旱魔肆虐的情景。
他们面临“断水”威胁
即墨市水利局局长刘显法告诉记者,即墨市属于我市今年重旱区之一,今年降雨量仅为389.8毫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78.8毫米。目前即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已经达到100余万亩,其中有60万亩属严重干旱,部分农田已经基本绝产。
即墨市西部是旱情最重的地区,主要包括普东镇、七级镇、南泉镇、段泊岚镇、刘家庄镇等,这些镇的沟、河、湾、塘等的蓄水量已经很少。如果旱情持续,部分村庄的人畜可能面临“断水”的威胁,小麦播种也将因缺水而难以进行。
小鱼干死河道中
往年这个季节应是雨水丰沛、河水涨满,记者昨日在即墨市七级镇的主要水源地流浩河采访时却发现,流浩河已经变成了一条枯水河。炎炎烈日下,河道里的水生植物都已经枯黄、干焦,河道里的淤泥经过太阳烤晒,一片龟裂。而在该镇的另一条主要河流小月河,记者发现了许多干死在龟裂的河道里的小鱼。
据七级镇水利站王永正站长介绍,目前七级镇的主要灌溉水源如流浩河、小月河等都已经基本干涸,而去年,这些河流此时水深都达到几米。
“一年辛苦白费了”
在即墨市普东镇杨家庄村,村民杨暖显向记者倒出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杨暖显说,今年春天,他家的小麦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冻死了,本想靠玉米赚点儿钱,谁知道又遇上干旱。“我们家一共12亩玉米今年几乎全绝收了!”杨暖显说,他眼看着自家的玉米叶子一天一天蔫了,只好从附近河道抽水浇灌,可是只浇了一遍水就用光了。“如果再不下雨,恐怕今年小麦也种不上了。”
杨暖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今年为了种玉米购买种子花了600多元,买了12吨化肥花了800多元,可是一场大旱让玉米全部绝收,自己不但一分没有挣到,还赔了一千多块钱。全家5口人今年只好吃去年的陈粮,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也得向亲戚朋友借了。
今夏大旱,五十年一遇
昨日记者在田间采访时,听到农民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从来没有这么旱过。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即墨市普东镇杨家庄村年纪最大的老人——今年81岁的杨乃功。杨乃功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当中,还从没看到过初秋时节庄稼被活生生干死的情况。该村70岁的鲁珍香老人更是自信地说,这次大旱,一百年也没有遇见过。
据青岛水文局统计,8月份以来,我市出现了50不遇的大旱。据介绍,在主汛期出现夏旱和秋旱,在我市历史上十分罕见。
全力以赴战旱魔
发生旱情后,即墨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采取了多种抗旱措施,“河中挖塘,塘中挖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
普东镇杨家庄村村民杨显良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村拿出3万元雇来挖掘机,先在河道里挖塘,再在水塘里挖井,目前他们已经挖出了16个蓄水塘,泉出水之后用来浇地。
“小水塘的水蓄了整整一夜,往往两个小时就被抽光了,而这些水也只能浇灌半亩地。”杨显良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为了抢时间给地浇水,村民们已经连续几天晚上睡在地头上,“排着号”给地浇水,有些村民眼看着地里绝收已成定局,只好放弃了灌溉,卷着铺盖到城里打工挣钱去了。
据即墨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8月份以来,有关部门至少已经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投入抗旱器械两万多台全力抗旱。同时,即墨市还在抓紧兴建投资少、见效快的应急水源工程,节约用水,把秋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 刘承智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