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生命线———羊城铁路总公司安全工作纪实本报记者游春亮本报通讯员徐晓阳黄俊杰
雨季总是如期而至。
在过去,对于地处南方的羊城铁路总公司来说,每年这个时候都令工务部门深感头疼 。因为此时期,南方铁路线上的
石灰岩道碴往往被奔驰的列车压成粉末,遇水变成泥浆,堵塞基床地表水的排出,造成线路翻浆冒泥,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为此,每年的雨季,羊城铁路总公司都不得不组织大量的劳力清挖翻浆。然而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往往是今天清挖
翻浆,明天经雨一淋,列车一压,不到24小时,翻浆又冒出来了,最后不得不采取限速的办法来确保行车的安全。在过去的
几年里,线路翻浆冒泥一直是该公司领导的一块心病。
今年的情况却大为改观。140万立方米的花岗岩石碴铺上了线路,使羊城铁路总公司管辖内京广线560公里的线
路质量显著提高,线路面貌焕然一新,打造出了一条平安道。短短几年,为何变化如此巨大?
1998年,羊城铁路总公司的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决定在5年内将管内所有线路的石灰岩道碴全部换成
花岗岩道碴。同年5月,总公司同时在乐昌、韶关、广州三个工务段拉开了一场换碴大会战。根据当时的测算,换碴每公里的
费用达40万元,560公里就需要2亿元,因此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支持下,该总公司经多
方努力筹集资金,解决了资金问题。经过4年的努力,羊城铁路总公司管内的线路面貌与以往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为筑牢铁路上的安全生命线,羊城铁路总公司在安全生产的实际操作上有个公认的“死理”:依靠科技保安全,弥补
人为疏忽造成的安全漏洞。
以往,为保证机车在运行中的绝对安全,总公司采取干部跟班等措施。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旦出现“万一
”,安全就出现了漏洞。羊城铁路总公司就是要防止这个“万一”。1994年,该总公司在全路率先将列车运行安全记录仪
,俗称“黑匣子”装上了所有的机车,有效地防止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机车追尾、列车超速颠覆等事故的发生。紧接着,他们
又针对“黑匣子”只记录乘务员在作业过程中表现的缺点,组织科技人员攻关,研制出了最新型的机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使
整个机车的管理实现了静态与动态的同步监控。
近年来,总公司还投资400万元,率先在全路开发启用了我国第一套微机自动调度系统,在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与管
内45个车站共51个行车指挥点实现了计算机联网运行。1994年以来,总公司对科技上的投入近一亿元,先后成功地研
制了一百五十多个保障安全行车的新设备、新技术。
近几年来,羊城铁路总公司通过坚持对全体员工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使“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该公司坚
持以安全评估为手段,将评估的重点定位在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等三项内容上,在其管辖线路上,安全工作得到了
有力的保障。今年5月,总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至9月10日,总公司已实现了安全生产3247天,创下了其
安全史上的最高纪录。
采访中,羊城铁路总公司党委书记杨毅平对记者说: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的喜讯传遍南粤千里铁道线,使公司三万多
名员工欢欣鼓舞。当前,公司正深入开展以“保安全、提质量、创效益、做奉献”为主题的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活动,
全体员工纷纷表示,要全力以赴保安全,优质服务创佳绩,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六大献厚礼。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