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旱成大牧场
记者获悉,黄河下游供水吃紧,未来几个月山东省旱情不容乐观
目前,山东省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秋连旱,形势严峻。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高级工程师冯国红介绍,此次干旱使得山东省80%以上的农作物受到影响,366万人和104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80多万人只能靠送水买水来解决吃水问题,而且干旱缺水还造成污染加剧、盐渍化加重和海水入侵等问题,山东省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破坏。
记者近日开赴抗旱一线——旱情最重的沂蒙山区、平阴县、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水库采访。沂蒙山区:石岚水库旱成大牧场
22日下午,站在临沂费县石岚水库上游的库底,如果不是周围村民介绍,谁也不会相信这个绿草茵茵的天然大牧场就是石岚水库。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
石岚水库地处沂蒙山中部,周围几十里住户的饮用水、灌溉用水都依靠水库。今年6月份以来,水库上游长约两公里的河道开始干涸,河道里长满绿草。在现场记者看到,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绿草地,草地上黄的牛、黑的羊、花的猪、白的鹅,数百只牲畜家禽在主人的看护下悠闲地漫步、吃草,仿佛一个天然大牧场,“牧场”三面环山、一面朝水,空气分外新鲜,远处一辆红色的拖拉机和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在草地上奔驰。
“平时我们这里很少来人,可自从石岚水库干了以后,每天都有不少人来看风景。”正在放牛的沙沟峪村村民戚贵明告诉记者,昨天一上午,他们这里就来了八辆小车,都是来看风景的。长满青草的水库如今已成为新景点。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水咧!我从记事开始,就没见这个水库干过。”73岁的薛家庄沙沟峪村村民张道全告诉记者,6月份以后,他们那里就没下过大雨,水库原来的一些存水全旱光了。不久前临沂下了一场雨,因雨量太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现在地面还是很干,一锄头下去都翻不开地。
-水库周围的庄稼遭了殃
石岚水库上游干涸的同时,它周围的庄稼也纷纷遭殃,薛庄镇茂山庄黑峪子村16岁的放猪娃杨锋介绍,他们家里种的花生和栗子全都旱死了,只有地瓜还挂了一些果,可产量也不及去年的1/3。52岁的沙沟峪村村民戚建兵介绍,因为干旱,他们家的一亩多玉米绝产了,连种子也没留下,他只好花30元到种子站买了5斤玉米种子,不过因为最近没雨,地太干,这些种子也还一直放在家里,没种上,他盼着尽快下大雨,自己能种上来年的粮食。
-当地政府鼓励百姓发展畜牧业
面临干旱现状,石岚水库上游周边的村民是如何抗旱的呢?据薛家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里的饮用水不成问题,但灌溉用水比较紧张,因此他们正在忙着挖井。同时,为了不让村民的经济受到太大损失,他们还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
薛家庄沙沟峪村村民戚建兵介绍,现在村里正在打深井,地下水如果能被抽上来用来灌溉,那么他今年的3亩玉米、花生就没有问题了。同时,据了解,石岚水库上游部分受旱两个月来,水库库底长了一种名叫“一撮英”的鲜草,牲畜们特别爱吃。因此为保证居民收入,有关部门号召村民到这里放牧,蒙山小黑羊、蒙山大黄牛和蒙山小土鸡等畜牧养殖业发展起来。
平阴县:56座水库已有51座干涸
山东省抗旱防汛指挥部介绍,济南市平阴县旱情最重,许多村庄人畜吃水困难,为保障他们的生活用水,平阴县政府调动了水罐车、消防车、畜力车等一切可以调动的车到受旱村庄送水,记者赴平阴采访旱情。
-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地瓜一半以上绝产
平阴县多山地,水源主要是黄河水。在这里,记者了解到,干旱使地瓜连一个瓜疙瘩也没长,当地不少农民已经不得不放弃秋收。57岁的村民殷福全介绍,因为干旱,他们家种的地瓜全都没果实,前几天下了场雨,地瓜叶由黄变绿,但是果实还是没长出来,为节省成本,他放弃了秋收。李沟乡党委书记宋广炎介绍,地瓜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但今年种植的地瓜一半以上绝产,剩下的明显减产,平均每个村民年收入预计减少1300多元,全乡镇减少800多万元。
与地瓜相比,玉米旱死的比例更高。因为缺少纤维和水分,玉米秆牛连看都不看一眼了。连续三年干旱减产,个别村民出现了粮食危机。宋广炎介绍,其实最艰苦的时候还没来,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人们的存粮吃光,新粮又没接上时,吃粮问题会凸现出来。目前,平阴县水利部门正在抢修一个废弃了8年多的田山灌区三级扬水站,下周将投入使用,秋种灌溉问题可部分解决。当地村民准备加紧秋种,保证明年能吃上粮。
为了不渴着牛,村民连脸都不洗了
除了粮食问题,今年8月份以来,村里所有的井都不冒水了,吃水成了个难题。
在平阴县柿子峪村辘轳旁,46岁的村民姜广梅向记者介绍,最近干旱,村里的人都自觉控制用水,为了能保证秋种,他们家的日常生活用水都减了半,连她家的那头牛也被控制饮水了。就在他们面临水荒,连过去积攒的一点水都用完的时候,有人开着消防车、畜力车来到了他们村里,他们的饮用水才得以解决。为了不渴着牛,他们家人连脸也不洗了。
-县政府号召职工为缺粮农民捐钱买粮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平阴县不会有较强的降雨过程,旱情仍将继续发展。因为平阴县境内所有的河流都断流,全县56座水库已有51座干枯,其他5座也达到了死库容。平阴县整体地下水平均下降了30米,现在仍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下降。
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让农民有粮吃,这不是一个简单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平阴县县委、县政府号召县里8000多名财政拨款单位的职工,每人拿出100元为缺粮地区的农民买粮、送粮。
东平湖:湖边居民饮水受影响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占地627平方公里,该湖主要用来防洪,发生水灾时,分流黄河水。东平县水利局局长于化伟介绍,1989年,东平湖曾经旱过一次,当时为支援周边旱区,湖水全部被放光,湖中的10多种水生物因此绝种。20日,记者来到东平湖水库,看它是否还能供应菏泽、泰安等地的用水。
-东平湖达到死库容
记者看到的东平湖仿佛碗底的水,只能覆盖少量土地,不少农民在湖底种起了庄稼,近1/3的芦苇荡全部露出水面。一个日常蓄水量近7亿立方米的水库,如今只蓄水不到两亿立方米,达到了死库容。因湖水下降,堤坝变得分外高耸,没水的地方堆满了被旱死的小鱼、蜗牛、小螃蟹等,发出阵阵腥臭。斑鸠店镇村民施光河介绍,往常这时候鱼都长成了,可今年他用电瓶都电不死几条鱼,有些鱼因为水面下降,水质变差,一些鱼的繁殖能力也受到影响,他们家的三条船如今已经只有一条在作业,其他全都“休息”了。
东平湖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东平湖的高度降低到了40米,蓄水量也不及往年的1/3。为了保住水资源,他们已经开始下紧急通知,不许再动东平湖水。受东平湖干涸影响,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村镇地下水位不及过去的40%,居民饮水受影响。
-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忙着种油菜
记者途经东平县大羊乡时,发现数十名村民聚集路边,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讲着什么。据了解,这是大羊乡的田间会议,乡长告诉村民,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相比,油菜的收益更高,如果农民及时调整农业结构,推广种植油菜,那么明年拿种油菜的钱用来买粮食,这样即便再遭受干旱也会吃粮不慌了。
“现在浇一次地至少要50块钱,种地已经是赔本买卖了。”东平县斑鸠镇农民黄建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亩地最高产量为500公斤,大约收入600元,可是除了种子钱,还有化肥钱,这些最基本的流程就要100多元,现在浇水成本也提高了,往常一亩地浇一次水不超过20元,现在干旱,水也涨价了,一亩地浇一次水就要50元,因为地面太干,至少要浇三次水才能浇透地,这样就需要150元。如果一个月重复浇地两次,就要300元钱,这样一亩地不算人工也收不回成本了。像黄建忠这样的农民在东平县有许多,因为部分存活的农作物果实太小,他们宁愿让农作物烂在地里当肥料也不去收获。
-没有钱维修,水利工程望“旱”兴叹
在东平县剃门乡旁记者看到了一个怪现象:专门用于抗旱的双塔大渡槽,因年久失修,没有在大旱之年发挥作用——专门用来抗旱的水利工程在旱期被闲置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东平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这个水利工程在1968年的大旱中曾经派过大用场,可是1980年以后,就被废弃了,因为没有钱维修,所以如此浩大的工程只能望“旱”兴叹了。据了解,维修这个水利工程耗资巨大,近日,东平县水利部门已经派人到中央
水利部门申请专项资金。
前景不容乐观黄河下游供水吃紧
记者从山东省抗旱和秋种工作会议上获悉,未来的几个月,该省的旱情不会缓解,反而会更重。山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进入九月份,主要主汛期已过,有效的大范围降雨可能性不大;全省各水利工程的蓄水仅为36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少一半以上,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1万眼水井出水不足,近6万眼机井吊空;黄河可引量减少,我省引黄蓄水能力为27亿立方米,目前仅蓄水5亿立方米,不足蓄水能力的1/4,而沿黄地区抗旱急需用水19亿立方米,秋种还需要27亿立方米,蓄水明显不足。因此,客观情况说明,未来旱情不容乐观。
另外,记者从黄河水资源管理与水量调度局获悉,今年华北地区及山东等地持续干旱,黄河下游供水吃紧。前不久,天津、山东等省市已多次上报国务院请求从黄河调水。面对严峻的供水形势,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全河水量的统一调度、配置、督察作为当前和今冬明春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紧抓好。
为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已于9月18日、9月20日分别下发指令,要求刘家峡水库从9月20日始按750立方米每秒,9月23日起按10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相应下泄水量44亿多立方米,同时采取接力方式挖掘万家寨水库库容1.3亿立方米,扣除宁蒙灌区引水等损耗,预计到11月10日,将为小浪底水库筹集15亿立方米的水量,以确保黄河不断流及缓解山东、天津及华北地区的用水之急。目前,有关责任制已经落实,并派出了工作组分赴刘家峡、万家寨水库、宁蒙、山东河段监督泄流和省区用水。
黄河水利委员会同时要求黄河下游各引黄省(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大节水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张毅民
-相关链接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我国政府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其中山东省属于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范围。其形式为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终点为天津。
东线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设想,1972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进行研究。二十多年来由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牵头,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与有关省市、部门协作做了大量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长江下游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亿立方米,即使在特枯年也有6000多亿立方米,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抽水,水源充沛,调水量取决于引水工程规模。规划中考虑了东线工程合理的最终规模,以2020年发展水平为目标的规划规模和在21世纪内把水调到华北的第一期工程规模。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治淮计划兴建一些有关工程规划布置的。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实施的穿黄河工程,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公里,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米,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米深处,为两条洞径9.3米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开挖一条。按1993年价格估算,东线工程投资约200亿元。第一期工程约94亿元。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立方米。农业76.76亿立方米。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将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目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经展开。
-摘自长江水利网 张莉 于迎涛 王红育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