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0月4日电(李海红王圣志)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区为中心,开展牧草生长、土壤物理特性、沙
漠化等动态监测和高原东部地区雨量监测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程,近日在青海省启动。
青海省气象局负责同志说,这项工程旨在提高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全面掌握这一地区的环境变化
动态,为治理和预防生态环境恶化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青海省引进了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同时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从2000年开始投资3000多万元,从芬兰引进了35套国际上最先进的自动气象遥测设备
,全部安装在青海省各气象台、站,从而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项工程将向社会提供牧草长势、土壤储水量、土壤有效水分和干土层厚度、草场退化、冰雪覆盖、湖泊萎缩、土壤
沙化、沙丘移动和沙尘暴预报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对合理、有效地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确保青海省乃至全国经济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因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及著名国际河流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境内而得名。
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也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有关科研资料表
明,“三江源”地区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建设,而且对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及
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干旱化及滥牧、滥垦、滥砍等过度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三江
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同时降水量逐年减少。这一地区出现了草场退化、土壤沙化、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等一系列
生态恶化问题。为了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将“三江源”地区列入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
。(完)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