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重庆市残联工作人员、卫生局工作人员、市一院医疗学习组和澳大利亚慈善援助团一道,走进了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即人们俗称的麻风村。澳大利亚慈善援助团将在这里与麻风病人共同生活几天。他们的任务是与这里的麻风病人沟通,并对他们进行术前检查。记者也与他们一起走进了麻风村。
与世隔绝的生活
麻风村位于巴南区白节镇的一座山顶上。崎岖的山路让载我们的汽车不停发出呻吟。颠簸着上山后,一圈石头围墙出现在大家眼前,围墙内就住着一群让世人恐惧的麻风病人。
据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介绍,这里现在还有23个病人,但大多都年过50岁了。有几个是1969年就住进来的,他们的麻风病早已痊愈了,不会传染任何人。但家人和邻居都不再接纳他们。于是,在病好后,他们也就再没有走出过这个麻风村,其中一位老汉从未结过婚,至今仍是光棍一条。
“由于人们的不了解和歧视,我们这里除了两个病症轻,基本看不出得过麻风病的中年人可以出去,帮助买菜和日常生活用品外,其他病人从不走出那道墙。”皮肤病防治院的一位负责人说。
病人们就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终身忍受着麻风病后遗症的折磨,严重的肢体残疾,使他们皮肤溃烂,手脚变形,眼睛不能闭合。“过去,由于麻风病人创口不好愈合,所以谁都不敢贸然对他们进行本来简单的肢体矫形术、眼睑闭合术和清创术。9日,将由澳大利亚援助团专家主刀的麻风病患者清创手术,是我市第一例这样的手术。”市残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与麻风病人共同生活
8日以及其后的几天,专家们将在麻风村与麻风病人共同生活,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行手术。
说到专家们要住在麻风村,还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波折。开始,是准备让专家们住在山下的,但专家一定要与麻风病人们住在一起。他们的理由是,这样能更好的了解病人、护理病人。他们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尊敬,于是专家们如愿住进了麻风村,随同学习的市一院医疗组也欣然同往,决定用科学的事实证明麻风病并不可怕。
8日上午,专家主要是在麻风村作术前准备,他们工作起来的认真劲再次让在场的人佩服,他们对每一件手术器具都有严格要求,对场地消毒也有明确规定。几位专家一直忙到下午2点才吃午饭。
午饭理所当然的在麻风村内吃,米饭是与麻风病人们吃的一锅饭。大概是忙累了,专家们吃得很香,并连赞这里的厨师手艺“very good”(非常好)。
零距离接触麻风病人
下午,专家们对这里的麻风病人进行检查。在食堂里,麻风病人们与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63岁的澳大利亚外科专家约翰,与一位麻风病人坐在一起,亲切的握着手,开始了询问。这位老病人的眼睛已有几十年没有闭上过,常常发炎,眼泪都流不出来了。约翰了解后,告诉了老人一些如何保护眼睛的方法,并仔细对其进行了检查,当得知这位病人也63岁时,约翰高兴地拍着病人肩膀说:“I am as old as you.(我们一样哟。)”。
约翰的中国夫人、遗传学博士林女士,则对病人们讲起了该如何保护、护理自已。
带队的德国内科专科医生霍夫曼·约肯,与美国护士南茜则对肢体畸残的两位老人进行了检查。打开包着腿的纱布,两只已严重变形萎缩,溃烂见骨的小腿让人目不忍睹。由于神经末梢已损坏,他们没有一点痛的感觉。南茜用手托住其中一位病人的脚,让约肯便于观察,约肯细心的检查着,不时用手捏一捏病人的溃烂处,并询问病人感觉。
直到记者离开时,检查还在这样亲密的接触中进行着。
澳专家谈麻风病
8日,在麻风村,此次赴中国的澳大利亚慈善援助服务组专家组的带队人、德国内科专科医生霍夫曼·约肯,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霍夫曼·约肯介绍了该组织的情况和专家眼里的麻风病。
此次来渝的澳大利亚专家组,是由澳大利亚慈善援助服务组织组织的。到中国来还是第一次。
记者问专家为什么要主动与麻风病人同吃同住时,约肯打断了记者的问话,他说:“请不要把这些病人再叫着麻风病人了。他们中大多数身上已不再带有麻风杆菌。肢残和溃烂是麻风病的后遗症,应叫神经损坏症。他们不会威胁到任何人,就像盲肠手术后,会留下疤痕一样,疾病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麻风杆菌和任何细菌一样,存在于大气中,谁都可能遇上。但感染麻风病的却极少,只有10万分之1的人,因体内缺少某种抗体而受感染。即使是感染了,只要通过6至20个月的治疗,就能全愈,一般几周以后,体内的病菌就能被杀灭。”
约肯谈了他们国家的麻疯病人,在德国,麻疯人是和正常人生活、工作在一起的。没有歧视、偏见。就像感冒一样,病治好了,就没事了。对于那些有肢残的病人,人们更多的是给于关怀,而不是放逐。
该如何预防麻风病?他说:“麻疯病只能通过体液传染,比如通过伤口进行血液交叉感染等。而且只能感染那些体内缺少抗体的人。麻风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感到皮肤不怕烫、起皮诊,就应到医院找大夫检查。”本报记者 冯 超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