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仇峥)私人怀揣资金,到农村去投资经营股份制现代化农场——这种投资方式正日渐成为我市经济生活的一大亮点。记者昨日从在渝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两年来,我市已有4亿元社会资金流向这种新型农场。
其实,这种股份制现代化农场的学名叫做“农业科技示范场”。有关人士介绍说,这种农村新型经营实体是由原来的农技站改制后,加上社会资金,再配以现代农业技术而成。 股份制现代化农场与过去国有农场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实行了股份制改革。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803个股份制现代化农场。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全市共有5亿元资金注入这种股份制现代化农场。其中,除了1亿元属政府的财政补助外,其余资金全部都由私人业主投入。
政府目前正大力提倡私人投资经营这种股份制现代化农场。据悉,只要有50亩土地(承包期20年以上),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私人,均可与区县农技站合作。如果能成为部级、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场,还能得到政府的资金扶持。
那么其投资效益如何?市农业局表示,目前的803家股份制现代化农场中,只有一家由于项目选择错误,出现亏损,其余802家均实现了赢利,而且不少当年赢利就在10万元以上。
据悉,这些股份制现代化农场主要经营水果、花卉、水产、牲畜以及种苗等。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