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铃都市新观察》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0月14日10:31 江南都市报

  公元2001年,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春夏轮回。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终于传出心弦被拨动的声响。在思想解放如 火如荼的南昌,《江铃都市新观察》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视觉来记录和影响江西的变化。如今,激越回荡间就是一年,而 “新观察”背后的故事,正是一阵紧似一阵的风声雨声鹃声……第一部分与主持人胡平对话为什么选择《江南都市报》记者: 你为什么选择江南都市报办《江铃都市新观察》?

  胡平:我觉得江南都市报发行量最大,形成市民生活的一个部分,这是一个平台,可以迅速把我想说的话———需要 让老百姓认识,感知的话传递到老百姓那里,且辐射面大;我与江南都市报合作过几次,发现你们始终以反映都市生活为己任 ,我也感觉到你们的记者很有新闻意识。

  我觉得我需要的是民间平台。我认为江南都市报是最有可能为江西特别是南昌的市民社会、市民文化的建设出力气的 报纸,因为她有很大的空间。江南都市报要从竞争中取胜,要有引提这一地区文化的意识。很多人愿意看“江南都市报”,愿 意看“江铃都市新观察”。我觉得江南都市报要提升品位,打开报纸长远发展的空间,做到了这个程度,别人就会承认这个程 度。北京一位朋友看到这个报纸,感觉江西的思想解放运动已经搞得波澜壮阔了,全国还没有其他报纸有这样充满思辨性的话 语。

  有时候我也在想,自己是如何如何乐观,把自己当作人物,像个小丑一样,我在想干嘛要那样———这样一个世界, 我一个人要想那么多干嘛?但我愿意看到这些东西在起作用,对社会生活起作用,让各方面感觉到他在有所启发,有所鼓舞, 不管怎么样,哪怕有反面的意见,我觉得自己在对这种市民文化作贡献,对这一历史时期作贡献。如果在若干年后谈到江西, 谈到这段历史时期,这两年的事情,总会提到“江铃都市新观察”,那就行啦!对历史命运的追问记者:我们注意到《江铃都 市新观察》在前期一段时间主要是反映在学者、文化人、社会精英等阶层文化心理思索,后来引进了民间的思维,是不是以后 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胡平:随着我自己主持这个栏目时间的延伸,在这个平台上我接触到、我听到别人给我反映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说明 了在导演来了之后,新的剧本也有了,开了党代会、人代会,而且新的台词、角本、主要角色都定了以后,我觉得现在最重要 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观众要进去,要作为参与者,我们在戏里应该都是角色,我们的脖子不能光仰望上面,要看看我的自身 。一年以来,很多问题,很多矛盾。随着这幕戏的序幕部分被拉开以后,我感到这部戏真正的矛盾冲突展开了。

  矛盾冲突主要是观念的冲突。观念跟旧的体制、旧的格局下人们旧的习惯势力、旧的思维观察的冲突。这种冲突我觉 得更多不是表现在高层,而是在中层以下,也包括我们的老百姓。而且我认为江西的解放思想要伴随着江西为了实现在中部的 崛起的目标和整个奋斗的历史过程之中,言下之意就是我们不应该把脖子仰得高高的去看领导怎么说、怎么干、怎么想,而应 看到我认自己、把目光投向我们的自身,我们的周围来考虑。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办?所以,自然而然地,“江铃都市新观察” 的主要内容就从开始的经济层面的问题,进入一种文化层面。

  进入文化层面我觉得应是“江铃都市新观察”的强项。因为一般的新闻报道,记者都可以做,而文化层面一般记者却 难以触及。然而文化的问题的确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江西之所以会成为这种模样,我觉得它的确跟我前期所写的从 宋代以来的历史积累有关系。江西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经过一千多年,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沧桑,各种各样的烙印,你 要理顺它非常不容易。文化看起来是一个很庞大的东西,但文化又是很具体的东西,落实到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落实到一个城 市的民风民俗,与我们都有关系的。那么,你不把这个大的系统搞清楚,就很难搞清楚我们今天的江西、今天的南昌人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心态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江西的振兴是最最重要的。因此我开始认为“江铃都市新观察”应 该以一种一流的思维、一流的理念来关注江西、反思江西。我觉得将来还会做得更加深入。

  我之所以写江西,写关于江西的问题,主要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一种故土情结、一种对故乡的关心,我在我的书中写道 :我的一家两代人,父亲、母亲、包括自己都生在这里,命运与江西这块土地连在一起。总是想这块土地能够改变其板结,得 到改造,所以我自觉地充满感情来做这些事情。这次之所以会再度出山,是我感觉到思想解放给江西所带来的变化,尽管这种 变化仅仅是初步的,但是从他们开始一出场的话语,从他们一出场的思维系统、心态,我感觉到不管他们是不是新官上任三把 火,能坚持多久,但这个序幕我觉得是成功的,使原来江西很多知识分子、文化人找不到灵魂,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情况,重新 看到了希望,人心得到了凝聚,使大家充满了发展的热情。南昌市大半年的变化能够最好地证明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我觉 得我可以做一点事情,我觉得我最适宜做的事情就是别人很难做,别人没有我做得好,而且这个事情又直接地对江西目前的变 革能够起一种作用,我觉得江南都市报给了我这么一个平台,给了我所期待的一种工作。付出场费是尊重知识记者:我觉得你 的文学对社会的参与力和杀伤力比其他的纯文学要大得多,你在文学上的思想和努力在年轻的群体中有影响力。你是怎样看待 江西的知识阶层的?据说,你请来接受“新观察”采访的佳宾,你都会付给他(她)一笔出场费,这在平常的新闻采访中是不 可想象的。胡平:我认为江西的知识界,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民间的话语。

  江西最欠缺的就是这一块:看起来南昌是一个省会城市,但是南昌这个城市的基石在多少年以前我感觉到它不过是一 个市场,它只是很多大的村镇、集镇拼在一起的。我们小时候,八一广场以东都是农田,徐家坊、何家坊、谢家村、彭家桥这 些是典型的放大的农村集市;另一方面,江西没有产业,没有产业工人,加上江西文化精英在历史上不断的衰落,近代更是跌 到谷底,加上历史运动,江西人才在本土难找生长的环境,我们的城市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现在要使城市振兴,使它充满雄气、精气饱满,仅仅在经济方面考虑,比如引进多少资金,GDP到了多少数字是不 够的,因为这不难做到,只要改变作风,放下架子就行。最关键是形成市场的基石,那就是我们的市民社会要形成,市民社会 形成市民文化,市民文化中最主要最优质的一块是知识分子的文化。这块在哪里?我觉得主要在高等院校,这是我的感觉。因 为,按照中国的城市格局我们可看出,任何一个经济、文化的大都市,它当地的高等院校就是这个城市文化辐射源,给当地文 化以强烈的辐射,比如说北大、清华、复旦、武汉大学等,因为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尽管也有矛盾,也有勾心斗角,但相对 比社会上要单纯。

  我觉得我有这样一个身份:一方面,我是编制属于高校的人,从小到大都是在高校长大、工作和生活的。另一方面, 我对社会又比较了解,因为我的创作关系,多少年我走遍了中国二十多个省市区,我这一代是与毛泽东时代紧紧相依的,紧紧 相连的。所以对这个时代各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加上我这个人是一个杂家,虽说不上有多聪明,有多过人的思维,但我搞文 学又不拘泥于文学,我已深刻地看到了当代的文学已经被彻底边缘化了。我实际上同意一个观点,农业社会写一本好书少说可 以让几代人激动,一首唐诗宋词可以吟遍几百年,这样一种情况实际上是农业社会的一种产物,跟农业社会经济非常不发达精 神生活也十分贫瘠的情况有关。

  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或者很少想到应该在江西有一个民间话语系统,应该把这种话语系统打进民间,促使江西的老百姓 有一种市民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市民社会。另一方面讲,文化落后跟江西知识分子的弱点有关系。我觉得江西的保守,江西的 闭塞,在江西知识分子身上同样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较上海、北京和南昌的知识分子生存方式,你就会发现。

  在北大,知识分子做科研的做科研,做调查的做调查,做市场的做市场,各种工作室,各种文化室,各种公司,多如 雨后春笋,小车停一大排,他们那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强烈的自我竞争意识,既为社会奉献,也为自己带来生活的体验,体现 自己的价值,这种东西在江西就很淡薄,江西的知识分子主要是上课,上完课为了挣钱就在外面打工。为什么江西的民办高校 这么发达?就是把江西这些高校的知识分子作为其打工仔,他们就在民办高校打工。这就是江西知识分子主要生存方式,这与 他们的知识结构有关系,江西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更新意识有关。因为讲课很容易,

  这里可以讲,那里也可以讲,哪个学校都可以讲,老的知识结构可以用很多年,而且他们急迫的想要有学校拿去用。 江西的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活动却很少,收入很贫困,一个月1000来元,教授也就1500余元,囊中羞涩;另一方面又给 人以清高,好像又不屑于谈钱,但实际上又需要钱。

  为了改变这种意识,我在操作“新观察”时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我找一个嘉宾出场,每个至少要付500元出场费, 我觉得你在这里谈的不是书本经验,而是谈了你自己的思索,你自己的考虑,你在江西的生活经验的问题,一般人的我还不找 呢。给你钱,是对知识的尊重。第二部分[访谈]寻找江西刀锋《江铃都市新观察》的魅力在于,不管是江西的知识精英还是 实业翘楚以致所谓的草根阶层,都在这样一根为江西崛起的大旗下,开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为江西的振兴或是提供刀锋般的思 想,或是发出鼓与呼,或是扎起裤管下河去趟路……

  记者对曾经走进《江铃都市型观察》的各阶层进行了回访,看看他们在激动之后,是怎样看待“新观察”这样一个江 西摆脱思想束缚过程中,横空出现的知识英雄和俗文化交合嬗变出的新文化现象。“新观察”的四个创新徐毅(江西经济管理 干部学院院长、研究员):我认为,《江铃都市新观察》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新视野。这个策划本身就是一个新的视野,它以完全开放的视野来看江西的问题,这个视野是全国的视野世界的 视野;

  二是新角度。过去江南都市报的立论角度比较单一,而“新观察”从企业、学者、政府、民间等多个角度来看江西的 发展问题;

  三是新层次。现在,“新观察”的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文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快在这块园地里得到展示。比如“浙江 经验”课题,其区域合作的块状经济,国内国外都在研究,“新观察”做了好几期,其理论层次,可以说代表目前研究“浙江 经验”的最高水平;

  四是新的运作方式。主流媒体(江南都市报)、著名学者(胡平)、知名企业(江铃),整合了各自的优势,打造了 《江铃都市新观察》这样一种具有冲击力的话题新闻版块,结合为转变江西人陈旧思想观念的冲击力———我觉得这种运作方 式非常成功,希望继续办下去。用思想讲话的新文本陈东有(南昌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博士):在以前的南昌,思想舆论比较 陈旧、沉重、保守。但从去年全省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始,江西出现了两支思想解放的舆论生力军,一支是江西日报的《 泰豪论坛》,另一支就是江南都市报的《江铃都市新观察》。“新观察”的特点是视野广,既有自己解剖自己,也有从外面的 视觉解构江西。用学者的眼光,同时引进老百姓的话语,用思想讲话———这种新文本语言从一开始就引起了读者的好评。

  我深知思想的先行解放对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所以我对胡平说,“新观察”做了别人都想做,人人都认为重要 ,但没有人去做的事。我认为,《江铃都市新观察》在江西的文化史上、思想史上、社会发展史上,都会有它的历史地位。基 层干部的精神食粮李国根(南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硕士):《江铃都市新观察》的成功表明,江南都市报在全省(包括南 昌市)的思想解放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树立江西人新形象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通过学者、媒体、读者的互动,进行理论思维,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全方位、立体性的概括江西的发展之路,为 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借鉴,这就是“新观察”。现在在南昌市,大部分基层干部都非常爱看《江南都市报》。被抢 着看的“智慧光芒”陈安安(南昌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作家):我认为,“新观察”十分有创意,在全国都走在了前列,非 常符合江南都市报的办报风格,起到了沟通政府与老百姓、学者与群众的桥梁作用,希望继续办下去。

  在我们局,每当有“新观察”的这一期的江南都市报一到,很多同志纷纷抢着看,看完以后还要就此激辩一番,由此 可以看出思辩文章对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对我来说,“新观察”的很多文章都闪着智慧的光芒,所以我每期必看每期都收藏 ,即使出差在外,也要叮嘱家人帮我留着报纸。

  我发现,“新观察”对我们的具体工作还有指导作用。比如谈浙江经济模式的那一期,浙江让公用事业走上市场的经 验对我们局就很有借鉴,看了以后觉得南昌的公用事业开发观念还不行,还要进一步走向市场。现在,我们已将市政公用的下 属企业搞成市政公用控股集团,从政府剥离,真正走上了市场,效果非常好。关起门来的采访陈苏(南昌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 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我很荣幸被《江铃都市新观察》关注,专访我的那一期题目是《做出我们的特色,创出我们的辉煌》 ,这正是江西软件业放眼世界、与时俱进的理念。

  我很佩服胡平提纲挈领的本领。胡平对我采访时,我们关在一个房间里,把电话都切断了。他用半天多的时间,以一 种朋友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和我天马行空地神谈,当然要用思想来撞击。采访后,他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根据叙述形成了主题 ,见报的文章对江西软件业甚至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草根声音胡建红(南昌市第三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 我是一个“的哥”,一个偶然的机会,胡平老师上了我的车,在车上,他拉家常地问我对南昌市的变化等一些老百姓关心的问 题的看法,我就信口开河,有牢骚也有期望。胡老师很认真地听,后来还邀我深谈,我们成了好朋友,我的很多看法后来还上 了江南都市报。

  让您见笑,我和我的“的哥”朋友,凑到一起时也会说起“新观察”上的事——我们觉得有许多我们想说却憋在心里 的话,上面说出来了,还一下子说到你心坎里去。解读江西梁洪生(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我历来认为,江西传媒的致 命弱点是没有(或缺乏)解读江西的能力。本次借助江南都市报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各个阶层从各层面解读江西。

  我是研究地方史的,江西人应该知道,江西在全国地位的衰微,并不是现在造成的,至少有了一两百年的历史。所以 ,她的崛起,也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应该有长期作战、坚韧不拔的思想准备,可能要付出不止一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达到 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目前最重要、特别需要抓紧做的,还是解放思想,打开眼睛看世界,明确江西定位。正是在这一点上, 江南都市报和胡平以及江铃,给我们乃至各界人士,提供《江铃都市新观察》这样一个解读的场所,以引起各方的关注、讨论 乃至争议。如果这种报道,可以把平静的一摊水掀起波浪,江西才有希望。从清谈到现实郑晓江(南昌大学教授):俗文化应 该有一个正确方向,需要知识分子介入,使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1994年,我、胡平和陈东有以一篇《千呼万唤赣文 化》为赣文化树旗,那时比较阳春白雪。(记者问:没有发动群众,有点空谈?郑晓江笑)

  《江铃都市新观察》推动的江西崛起问题,不仅是知识层介入,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焦虑。整个栏目从各个角度来谈 问题,反照江西,可以说是从清谈变成现实。过去赣文化树旗时只谈文化,这次已经深入经济、社会。以前我是不看江南都市 报的,搞了“新观察”后,我才第一次订了一份江西的报纸。精辟观点一纸风行李建德(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我开始也没料 到这个话题新闻版块会引起思想界这么大的反响。我做的那一期,还引出了一个小故事。当时,我的一个朋友在从龙南回南昌 的火车上,邻座是一个来自安徽的小伙子。小伙子对我朋友说,你们江西有一个学者,研究经济的,对江西、安徽这样的省份 经济发展说得很透彻,观点很精辟!安徽有一个这样的论坛就好了!我朋友说,哪一位学者呀?小伙子拿出一份报纸来说,就 是这位!我朋友一看,原来是非常熟悉的李建德在《江铃都市新观察》上和胡平对侃呀!第三部分思想被搅动的喧响“关于这 份观察,少不了百姓们心声夏草似的喧响,但更须流播第一流智者的熠熠星空……就在这一轮殚精竭虑地撞击与传承中,我们 似乎听到了思想在时代大磨盘里急速搅动的声音。

  很多读者通过电话、信件、行动激动地表达这种声音———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一个长期在外打工的普普通通的江西 人,来到南昌做小生意已快一年了,所见所闻,感到家乡这块土地与沿海发达地区有着很多很多的区别。晚上睡觉都无在外踏 实,想想这里“能否发展、能否脱贫”,想想外面繁华,家乡的萧条,外面人生活幸福,家乡贫穷落后,是一种最最难过滋味 。

  江西发展人才在哪里,动力又在哪里?这个问题最重要。我说江西人才是几百万打工者,并非大学、博士生(这一点 我在昌深有感触),他们实事求是,不好高鹜远,有新观念,务实。不需太多投资,不要好条件,有技术和工作经验,能吃苦 ,能忍耐等等,一切都很符合江西现在实际情况。如果他们能回来,是何等优势,对江西是何等动力。外商挣江西钱,不如自 己挣自己的钱,自己发展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外商来当然也同样欢迎。读者:洪乐开一对夫妇的感动南昌市做水产生 意的邓幸福夫妇看了几期《江铃都市新观察》后,给南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写信,并要求捐款两千元用于花园城市的建设 。南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马上给其回信,虽然谢绝了他们的捐款,但对他们的这种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此事在塑新形象 的南昌一时传为佳话。

  (文/本报记者吴志刚江南都市报)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 每月只需5元钱 图片铃声随心换!
· 点击此处、即可得到汽车
· 加入新浪短信联盟 有钱一起赚!
· 独家推出34种鸟叫铃声下载!!
· 越洋短信 万里传情
· 爱意撩人之--指间流淌的爱情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鸟叫铃声独家下载
[郭富城] 因爱之名
[许绍洋] 花香
[陈慧珊] 自在
[周杰伦] 半岛铁盒
[郑秀文] 上弦月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珠江绿洲新鲜生活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轻轻松松治糖尿
   购中兴旗舰赠电视
   清凉盛景山间别墅
   美容美发瘦身减肥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游山玩水赢大奖!
:淄博腰腿痛专科
:项目管理资质认证
:深职院语言培训
:十佳楼盘网上展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