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曾把外币作为保值“避风港”的特区人,现已不再随身携带外币了
曾把外币作为保值“避风港”,并以拥有外币为荣的特区人,现已不再随身携带外币。在外币现钞从特区人的钱包里
“出走”的同时,人民币悄悄走进港澳同胞的钱包中。
经常往返深圳、香港两地的孔律师就亲历了这种变化。几年前,孔律师的钱包里经 常装有人民币、港币或美元。如今
,他的钱包里基本上是人民币的“一统天下”。
孔律师说,这几年,他亲眼目睹了人民币比价由远远高于港币,到持平,又到低于港币的全过程。他清楚地记得,在
外汇调剂市场上,曾经一度人民币兑美元跌到10比1。因此,那时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把外币作为货币保值的“避风港”
。
几年前,深圳和珠海的不少商场、酒店,均以人民币、港币两种货币标价,港币在深圳、珠海可算是“第二货币”。
那时,特区人不但通过种种渠道兑换港币或美元储存,钱包里也少不了外币,并将其作为炫耀身份的“镇囊之宝”;无论是深
圳火车站还是拱北关口,随处都可见到倒腾外币的“黄牛”;一些外资企业也以两种货币发放工资奖金,员工则以领到港币工
资而沾沾自喜。如今,深圳、珠海的商场、酒店,大多以人民币标价,就连向来接受外汇的免税商店,也改为人民币标价。地
下兑换外币的“黄牛党”更是惨淡经营,价格几乎接近国家公布的汇率,有时,还低于国家牌价。
于是,外币现钞渐渐从特区人钱包里“出走”。与此同时,经常游走内地的香港、澳门人开始养成随身携带人民币的
习惯,他们的钱包隔层也有了明显的分工:一边是人民币,一边是港币。资料显示,人民币在港澳地区及一些周边国家逐渐成
为“硬通货”。
有金融学者认为,这“一进一出”的变化,是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最好体现。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以后,东南
亚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贬值,而人民币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不贬值,在国际上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本报记者潘林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