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休斯敦市160多公里的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校园里,坐落着一个设计独特的建筑群———布什图书馆。美国中部时间10月22日下午,在这座图书馆的大厅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许多身穿军装、佩戴军功章的退伍老兵情绪高昂地与其他衣冠整齐的宾客交谈着。即使是毫不知情的过客也可以感觉到这里将举行一场非同寻常的活动。
的确,这里正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铜像揭幕仪式,以纪念在中国献身的美国飞行员吉 米·福克斯。吉米·福克斯生于得克萨斯州的小镇达尔哈特。1942年,年仅24岁的福克斯告别父母,离开他青梅竹马的女友安妮特,奔赴远在东亚的抗日战场,在国际社会援华抗日物资的主要通道———“驼峰航线”上执行飞行任务。次年3月,他驾机运送抗日物资途中不幸坠落山野,尸骨无存。在22日的铜像揭幕仪式上,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满怀感情地说:“福克斯生前有一位美丽的女友。本来,他可以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如果他没有牺牲,依然健在的话,今年应当是83岁,与我父亲同龄。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也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在中国牺牲的4000多名中外飞行员。”
在出席铜像揭幕仪式的百名宾客中,福克斯的生前战友、年近九旬的古蒂亚和汉克斯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记忆犹新地向记者讲述着他们与福克斯的故事。古蒂亚先生说,1943年3月11日,他和他的战友分别驾驶着4架飞机执行任务。当他看到前面福克斯驾驶的C53号飞机在蓝天中像一只美丽的大鸟,兴趣所致,便随手拍下了它的照片。但古蒂亚没想到,这是老友最后的生命痕迹。十几分钟后,在飞越高黎贡地区时,一股突来的下沉气流骤然把C53号机压了下去。飞机像一块高空掉下去的木头,坠落再坠落。机长吉米·福克斯和他的中国籍副驾驶、报务员从此下落不明。古蒂亚无限惋惜地给记者看那张C53运输机“临终”的美丽剪影,又翻出另一张森林地区的航拍照片,指着上面一个小小的白点说:“我怎么都不相信吉米就这么死了。6个星期后,积雪融化了,我又飞到那里拍摄。看,这就是挂在树枝上的一个机翼。”
2000年,古蒂亚先生第一次返回了中国。他乘车十四五个小时游览了从昆明到漓江的地段,回味60年前他架机在空中经过该地区的记忆。古蒂亚先生言辞恳切地说:“中国政府做了很好的工作。这一地段修筑的高速公路,简直与美国的一样。”
在当天的采访中,记者得到的强烈印象是,福克斯的故事几乎成了中美两国友好合作的象征。正如主持铜像揭幕仪式的布什政府公共服务学院院长齐考特将军所说:“福克斯及其战友们的故事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历史上,美中两国有着非常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都经历过战争,也明白战争的性质。我们知道往日的对手可以变成今天的好友或盟友。现在,美中两国同样需要稳定地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也正是因为两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意义,福克斯的故事受到了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重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铜像亲笔题了词:“这是一位在中国抗日战场英勇献身的美国飞行员,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吉米·福克斯。”美国总统布什也为铜像的揭幕典礼发来了贺信。布什总统在信中说:“今天,我们纪念福克斯,并将记住他对美国和中国人民的贡献。”(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兴慧10月23日休斯敦电)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