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丰)日前,有媒体报道白云山出现了一种对附近植物造成掠夺性危害的植物“微甘菊”,该植物生长期短、繁殖快,对白云山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极大危害。昨日,白云山风景名胜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有关部门目前已加大了对登山道路的巡查力度,严防有害植物的“入侵”。
据介绍,以前在白云山内从未发现过这种植物,而此次发现的这株“微甘菊”位于景 区内的“鸣泉居”附近,这里恰是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目前的判断,该植物很可能是通过游客带入白云山的。绿化处目前已将巡查的重点放在各条登山道路附近。据透露,除了这种“微甘菊”外,此前在白云山还发现过一种叫“五爪金龙”的有害植物,目前已经被铲除。记者就入侵白云山的“微甘菊”和“五爪金龙”两种植物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有学者对“微甘菊”作了这样的一个描述:“西方有学者夸张地形容,微甘菊一小时就可蔓延1.6公里!”
据该所的杜博士和李博士介绍,“微甘菊”学名“小花假泽兰”,属于入侵物种,原产在美国,后来蔓延到东南亚等地,其生长方式是覆盖在其他植物之上,长势飞快,这种植物属于亚热带、热带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阳光和非常充足的水分;此外,“微甘菊”还会分泌一种“他感”物质并通过根系渗入泥土,这种物质会对其他植物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其生长。正因为上述几种原因,它才会对附近的植物形成掠夺性的危害。据两位博士介绍,“微甘菊”的生长期很短,在广东常常春天发芽,秋天就可开花了,从花蕾到果实成熟只需半个月左右,它的种子量非常大,一株就有几千粒。
据介绍,杀灭“微甘菊”目前在世界上还尚属科研难题,有关专家未能研究出针对它的特效除草剂。国外曾有学者建议对其使用天敌,如利用昆虫和菌类等进行杀灭,但依然没有成功。两位博士说,要想尽可能地杜绝在白云山出现这种可怕的“植物杀手”,很有必要找到在当地生长的该种植物,从其体内提取化学物质,研究其内部化学成分和基因片段,进而配制相应的除草药剂。
至于“五爪金龙”,两位博士表示,该植物也属于热带植物,不过危害性远低于“微甘菊”,比较容易对付。
□小资料记者
微甘菊落户属“生物入侵”
据有关学者介绍,类似于“微甘菊”这种植物进入某个地带,并对周边植物产生危害的现象,目前很普遍,被称为“生物入侵”,即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它们可能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后,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