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军部队里,有这样一支部队。部队的官兵们,与雪域高原、荒山孤岛、边塞隘口、戈壁大漠、天涯海角为伴,把警惕的目光编织成恢恢不漏的天网,日夜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空。
这支部队,就是被誉为“祖国千里眼”的空军雷达兵。
随着地面、空中、海洋战场烟云的消散,“第四战场”的电磁争夺战迅速展开。雷达兵作为一个高新技术密集的兵种,在世界各国悄然崛起,并且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国土防空离不开雷达兵,在形势的需要下,中国空军雷达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圆了中华儿女的“神眼梦”。几十年来,英勇顽强的中国空军雷达兵在战火与硝烟的考验中逐步壮大,为守卫共和国的蓝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驻守在八桂大地上的广空某雷达部队,是中国空军雷达第一旅。官兵们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一腔忠诚,在新时期条件下,积极响应中央军委“科技强军之路”的战略方针,大力开展“科技兴训、科技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战斗力,在八桂大地上布下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天网。
谈起雷达兵的重要作用,旅长朱良毕深有感触地说:
“空军雷达兵是祖国的千里眼。高技术战争的实践,已经多次充分证明,要取得现代战争的主动权,就必须掌握制空权,要取得制空权,必须首先取得制电磁权,而制电磁权的核心就是制信息权,争夺对信息的控制权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以空军雷达兵为主体的预警探测系统,是我空军作战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夺取未来战争空中信息控制权的重要基础,是空军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前提,对我空军取得作战胜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装备先进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部队的装备也日渐更新,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为了让新装备兵器出战斗力,让雷达在战争中充分发挥神威,部队不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了科技练兵活动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练兵力度。参谋长黄昭谷向记者介绍说:
“近几年,我们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新体制、新程式雷达逐年装备部队,战斗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为有效发挥新装备的性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真正发挥‘杀手锏’的作用,我们坚持科技练兵,注重战法研究,紧紧围绕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现有装备,广泛深入开展‘三打三防’的课题研究,并积极组织模拟训练、软件开发,大胆进行训练手段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初见成效,直接促进了战斗力的成长,超低空、超高空、变速度、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据了解,仅去年以来,这个部队便投入经费46万元,先后为雷达站购置了33台电脑,改善了18个雷达站、战勤连训练环境和设施,并在机关设置了一个拥有20台计算机的模拟练兵室。部队领导的支持,使部队官兵的练兵热情空前高涨。三年来,部队有30多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有16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去年8月,刚刚从军事院校毕业的吴兵、杨永浩、杨竞、周欢乐四名学员,在部队科技练兵活动中不畏困难,大展才华,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便利用计算机开发设计出《雷达兵操纵录取员模拟训练软件》,并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鉴定,使部队的科技练兵活动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台阶。
自行开发先进软件
在旅里采访时,记者正巧碰上了如今已经被任命为软件开发小组组长的吴兵。
记者:“吴兵,你好!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开发的软件叫什么名称?”
吴兵:“叫雷达操纵模拟训练软件。主要是模拟雷达的一些回波及各种录取方式,同时添加一些考核方面的东西。因为新兵刚开始训练时,他们训练不可能有那么机子,再者,就是老兵考核也没有一个正规化的东西,评分一直都不是很标准。我们做这个东西,为我们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记者:“训练软件付诸使用后,部队有什么反映?”
吴兵:“首先一点就是说考核训练比以前要方便得多了;再者,就是说能够提高我们部队的训练效果。因为我们雷达兵主要是保障航空兵的作战和飞行训练,现在为了适应新时期”打得赢“的要求,我们航空兵部队也不断在搞一些新战法,这些新战法也是我们雷达兵以前没有见过的,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软件设计一些比较现实的东西,让我们的战士或干部训练,为以后在实战中出现这种情况时,能更好地进行雷达情报保障,这就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有军事家预言:新世纪没有战争。但也有的军事家预言:新世纪世界并不太平。
练就“火眼金睛”
其实战争是没有预言的。在这个部队官兵的脑海中,永远都记着4个事例:1987年5月13号11时30分,前西德19岁的青年鲁斯特驾驶塞斯纲-172型单发飞机,从芬兰赫尔辛基起飞,由芬兰湾经科赫拉亚维进入苏联领空,经过5个小时的飞行,航程近1000公里,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被前苏联领导人视为“奇耻大辱”;1994年9月12号,美国38岁的卡车司机科德,从巴尔摩附近一个机场,偷驾一架塞斯纲-127型飞机,低空飞行近2个小时后,飞到华盛顿白宫上空,盘旋数圈后降落,降落过程中因机翼撞树,飞机坠毁在克林顿总统二楼卧室的窗户下,白宫一片惊慌;2000年一开年,美国一架私人飞机突入古巴哈瓦那上空,撒下数百张蛊惑人心的传单后顺利近航;此外,还有一个便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官兵们牢记了一个又一个事例,是为了时刻拥有一双永不困倦的“火眼金睛”。
在这个旅的一个边境雷达站,记者亲身感受了一次实战背景下的紧急拉动。
(警铃大作)
指挥员:“各雷达通报情况”。
“一号机定位好”。
“二号机定位好”。
“三号机定位好。”
指挥员:“各雷达注意,密切监视方位200-280,距离110-200目标。”
“一号机明白。”
“二号机明白。”
“三号机明白。”
“23148253、高度50;24312100,高度100;2713584、高度80;3326366、高度70……”
迫降不明飞行目标
时光回到2000年6月23号。这天11点29分,也就是这个雷达站两名操纵员在值班时,突然发现一个暗淡、虚弱的异常回波慢慢向我境内移动。高度警惕的两名战士立即将情况上报了指挥所,瞬时,“一等值班命令”传遍各个雷达站,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套住了目标,一组组及时、准确、连续的雷达情报传到了上级指挥所。14点50分,航空兵部队将目标成功迫降。消息传开,部队官兵受到军委和总部领导的高度赞扬。
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警惕,这就是雷达部队的官兵们,这就是共和国的优秀军人们。当万家团圆、举怀畅饮的时候,当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时候,我们英勇的雷达兵在直径盈尺的荧光屏上,正运筹着千里长空的变幻风云,正百倍警惕的护卫着我们的天空。
在八桂大地上,正因为有了这支英勇顽强的雷达兵们,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无了“红场之辱”、“白宫之耻”;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雷达兵官兵们,共和国的蓝天上,那只只白鸽才有了自由自在的翱翔的空间。(千龙军事 海峡之声网 汤白云)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