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基本特点是: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碾压混凝土坝既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等特点,又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
碾压混凝土坝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日本“金包银”模式为代表的RCD,采用中心部分 为碾压混凝土填筑,外部用常态混凝土(一般为2至3米厚)防渗和保护。另一类为全碾压混凝土坝,称为RCC,其结构简单,施工机械化强度高。RCC技术在我国已大力发展,现已建成的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再一次证实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我国于1979年开始研究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并在一些工地进行了试验,如1986年建成的高56.8米的福建坑口重力坝和高27.5米的铜街子副坝。已建成和在建的坝有37座,均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此外,利用碾压混凝土做临时性工程效益更加明显,岩滩、隔河岩、万安、水口、大朝山等工程都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总方量达280万立方米。
我国已完成碾压混凝土约510万立方米(不包括围堰280万立方米)。已建坝高超过100米的2座坝(岩滩、水口)是部分坝段采用碾压混凝土,另外3座高104至128米的坝(江垭、大朝山、棉花滩)均为全断面的碾压混凝土。已完成设计的6座超100米的高坝中,龙滩为最高,初期坝高192米,最终坝高216.5米。(王毅)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