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展示从德国引进的最先进的防毒面具 摄影/曲立岩  特警穿上特制的警用背心 摄影/曲立岩
本报记者刘慎良报道 处置突发事件时,进行单兵作战的民警,如何能在第一时间,迅速携带必要装备快速出警,并充分发挥现代装备的作用。在以往的行动中,民警很难轻松地拿得起放得下;从现在起,民警只要双肩挎上装备包,就不再为携带这些装备发愁了。
昨天上午,市公安局向直属一线单位配发警用装备,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投入使用了单兵装备包和车载装备包。记者在现场看到,装备包比一般摄影包大些,内部设计非常合 理。单兵装备包便于放置和携带防毒面具、防弹头盔、防弹背心、强光手电、橡皮警棍等个人装备;车载装备包则更像一个百宝箱,用于放置搜索灯、警戒灯、约束带、救生绳、停车示意牌等必要装备,而且连钳子、螺丝刀、电烙铁等小玩艺儿都能装下。
单兵装备包和车载装备包为该局自行开发和制作,参照了国外警察的警用装备,既考虑了独有的工作特点,更从实战需要出发,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打造首都警察面向未来的形象。记者注意到,它们与最近出现的民警斜肩背腰带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从小处着手。民警携带这些装备时,动作轻松麻利,并不影响他们奔跑和运动。昨天市局还同时配发了43台崭新的警务用车及防暴自卫喷射器等专用装备。
据有关人士介绍,配发单兵装备包和车载装备包,旨在通过装备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一线民警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携带和使用这些装备多有不便,既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警察的外观形象。单兵作战包和车载装备包的出现,其特点就是携带时便利快捷,行动时齐整规范。
据了解,这些配置将分期分批,陆续装备市局所属各分县局。此举是继首都警察本月装备“八大件”后,为实现公安装备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所采取的又一新举措。目前市局依据公安部制定公安装备配备的十年规划,针对首都公安的特殊地位,制定了装备工作三步走计划:2003年之前侧重民警个人装备;2005年之前更新车辆装备;2008年之前侧重科技装备。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