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英通讯员/粤水婷)今年8月上旬和10月底,广东北江上游连续两次遭遇历史特大洪涝,而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次洪涝都是北江上游一级支流武江、浈江同时洪涝泛滥,都属于历史最大量级的洪涝————乐昌水文站8月8日洪峰水位91·11米(百年不遇),10月30日洪峰水位90·44米(百年不遇)。这种超常的量级、洪涝频密程度、反季节遭遇洪涝三者重叠,让人连呼“想不到”,水文专家初步测算为千年难遇概率。
“天有不测风云、地有无常旱涝”,太多的想不到凸显了广东治水的艰巨性。
地处珠江最下游的广东,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客水大省,每年平均外省来水量约3300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8成以上。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流,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云、桂、赣、湘、闽等邻省的丰富来水汇入西江、北江、东江上游,然后汇入珠江三角洲。加上广东南面又濒临南海,防洪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历史上广东防洪压力就很重,如今这种压力更加重了。为什么?因为上游设防能力越强,下游广东的防洪压力越大。过去上游邻省设防能力差,甚至有的地方不设防,洪水泛滥时不设防处就成了“天然分洪区”。而如今邻省的设防能力已大大提高,洪水泛滥时上游百水归槽飞流直下。这就是近些年来上游邻省洪水量级才20年一遇,进入广东境内就逐步向50年、100年甚至200年一遇的量级加码,越往下游量级越大的缘故了。
广东现有设防能力滞后,更凸显广东治水任重道远。“上蓄、中防、下泄”是广东根治流域性灾害必须构筑的防洪体系。然而,在“上蓄”功能上,2000多公里流域、35万平方公里集雨面积、流量全省最大的西江,至今在广东境内缺乏控制性骨干蓄洪工程;在“中防”功能上,全国六大堤防之一的北江大堤,目前只有50年一遇的能力肩负北江、西江以及珠江潮汐频繁袭击的超常压力;在“下泄”功能上,珠江出海的八大口门长期“肠梗阻”,导致水泄不通的问题非常突出,尽管珠江河口整治已经开始,但是进程亟待加快。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