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国的司法进程总的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是对身份权的保护,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对契约的保护,再如今已经是对人权的保护了。”正如省高级法院研究室法官栾黎所说,这十几年来,关于“司法的变化”成了每一个公民关注并体会到的事实。给执法注入服务概念,让法律回归民间,用公正体现权利,我们生存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变得清 晰并美丽起来。我们正身处在变化之中,而且看到了更美好的前景,所以,我们记下这变化中的点点滴滴——
1、6万弱者获法律援助
83岁的孤寡老人杨玉珍以乞讨为生,不孝的儿子还要将她赶出家门。为了老来有个栖身的地方,她想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但没有文化的她到哪里去找钱请律师?结果她不但打赢了官司,而且没有花一分钱!这是因为她得到了成都元绪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如果没有法律援助,可能我就只有流落街头了!”老人在拿到胜诉判决书后感慨地说。
像杨玉珍老人一样,我省已经有6万多名残疾人、孤寡老人、未成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获得了法律援助。1996年6月成立的省法律援助中心,走在了全国前面。目前,全省21个市、州已全部建立法律援助中心(科),占机构应建数的100%。各级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迫切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我省外出民工多,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被忽视或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从“阳江11·9案”、“民工蔡不伦烧伤案”、“川籍民工新疆劳务纠纷案”到“通江民工山西被打案”,都是在法律的援助下才“讨”回了公道。
省司法厅曾经发文作出“硬”规定:每个律师每年必须办理3起以上法律援助案件。后来又出台了《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使我省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有了法律保障。记者赖永强
2老百姓打官司方便了
今年3月以来,地处山区的蒲江县寿安法庭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假日法庭”,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寿安镇是离成都不远的一个农村集镇,镇上人在成都打工的较多,他们有家庭纠纷或其他纠纷总是希望周末解决,假日法庭就这样应运而生:每到节假日,寿安法庭总有两名同志值班,负责处理当事人法律咨询,领取裁判文书和简单纠纷的调解处理,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
与假日法庭相类似的是,温江区也推出了“流动法庭”,法官下乡巡回受理案件、接受法律咨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则设立了诉讼服务大厅,大厅里,从立案、交诉讼费,到信访、诉讼材料转交、诉讼信息传递等实行一条龙式服务。
为让弱势群体也能打得起官司,享受得到司法的惠泽,武侯区法院对七类案件实行“先受理再缴诉讼费”制度,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1至8月共减、免、缓诉讼费609万余元。记者马天帅
3市民意见帮助立法
今年年初,省9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的旁听席上,首次坐进了普通公民,会后,他们还与人大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就民主、法制等问题畅所欲言,稍后,我省出台的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一定的体现。一位有幸旁听了那次常委会会议的市民感叹:“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真正体现了公民权,而旁听的过程中,我也真正看到我省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2001年2月13日,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立法程序规定,改地方立法“两审制”为“三审制”,“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精神在立法中得以体现。记者李海燕
4民告官给政府行为悬把剑
“行政法的颁布是我国法制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人权进步的一个标志。”省法院行政庭庭长吴星远表示,行政诉讼作为三大诉讼之一,它的颁布使我国的法律诉讼形成了完整的诉讼体系。
1992年,乐至县法院受理了全国首起农民状告乡政府案。乐至县永和乡农民谢培新因乡政府违法行政、硬向其摊派生产、公益性服务费17.16元,而将乡政府推上被告席,后法院判谢胜诉,《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起“民告官”案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我省的行政案件从无到有,案件受理、审理、执行都有一个完整体系,各级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涉及40多个种类,几乎所有行政行为都有涉及。目前,全省法院一年受理行政案件2000至3000多件,行政案件进入了一个平衡发展阶段。记者马天帅
5有冤屈找检察长说
马先生有“冤屈”要说,他决定这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三直接去找省检察院的检察长吐露。因为,现在有了“检察长接待日”。全省各级检察院都设立了“检察长接待日”。“直接去见检察长?以前真不敢想。”马先生说,“不管最终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我的心里都好受一些。”
据介绍,我省检察院现已实行“检务公开”:公开检察院的职权和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公开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公开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公开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期限;公开检察人员办案纪律;公开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公开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的权利、义务:公开证人的权利、义务,并公开当事人举报须知、申诉须知。记者赖永强
6反腐力度越来越大
“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使我们老百姓深受鼓舞,更看到了希望!”在前不久的“反腐展”上,家住成都红星路的赵大爷曾这样对记者说。曾经是检察院反贪局干警的他和成都市民一样,从这里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
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自1998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给予5589名领导干部处分,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37名,地厅级领导干部14人;全省共有109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被判刑。如省交通厅原厅长刘中山贪污、受贿案,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访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乐山市原副市长李玉书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内威路”“资威路”窝案等一批典型案件。
四川师范大学纪委书记王恒春观看了前不久的“反腐展”后指出:现在社会上有“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说法,查处刘中山、郑道访、李玉书等人的反腐行动表明,不论你的职务有多高,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都会受到惩处!记者赖永强
7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这么快!”在成都有个直系亲属的乐山人张先生近日来到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成功将户口迁到了成都,前后只用了10天时间。拿着成都户口簿,欣喜异常的张先生说,“这事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13年来,成都公安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在成都,一提起119和110,老百姓便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1998年3月以来,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率先在全国喊出了:“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的口号,全面开展社会救援和为民服务活动,取钥匙、摘马蜂窝、关水、关气甚至是树上救猫,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便有119的身影。而24小时巡逻在街头的110巡警们,时时刻刻保卫着蓉城的安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城市的保姆”。蓉城的市民也一定不会忘记,成都交警经常拉开警灯,为急重病人“生命开道”的场景。记者代建军
8警务公开深入人心
13年来,成都警方深入开展警务公开,接受市民监督。13年间,成都警方共有2次大的警务公开,一次是在1998年末,首次向市民发放了80万册警务公开手册,向社会公开了治安、户政、交通、出入境、消防行政管理工作的办事事项、依据、程序、办理时限,接受群众监督。今年10月17日,被成都市政府确定为“规划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单位”的成都市公安局再次公开警务,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刑事执法程序。记者代建军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