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11月7日电(记者赵嘉麟 杨希伟 孟娜) 专家表示,昨天在三峡工地进行的长江导流明渠截流之所以轻松
实现,得益于采取的四大技术保障。
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说,这些技术保障分别是:充分发挥北岸大坝底部导流底孔的分流能力,上下游戗堤
同时进占合龙,预先在龙口下游水底投下装有巨石的金属笼子和网兜,以及提供动态气象、水文预报和观测等。
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说,事实证明,为导流明渠分流江水的北岸大坝底部的22个导流孔洞表面光滑度比设计标准要
好,分流能力大大提高,使得截流前流经龙口的水量占总水量的份额已缩小至2%以下。
其次,他表示,由于截流时采取了上下游同时进占的方式,因江水落差而引起的对戗堤的巨大冲击力被有效地缓解,
其中上游戗堤分担了三分之二的落差,而下游戗堤则分担剩下的三分之一。这种复杂的截流方式因控制协调困难,在世界各地
的截流中成功的先例不多。
“此外,在截流前我们预先在龙口部位的水底抛投了装有巨石的金属铁笼和网兜,以增加河底的摩擦力,减小合龙的
难度”,郑守仁说。据他介绍,考虑到江水在龙口处较为湍急,施工队在截流前就用船只在两个龙口下游附近的水底分别投放
了装有巨石的铅丝笼和合金钢网兜。“这样,合龙时抛投的石料中,被水冲走的就很少了。”
郑守仁还表示,由于气象、水文预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先进仪器在观测过程中的使用,截流戗堤的进展情况及
水下地形等的动态信息被及时掌握,“为决策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他介绍,投入使用的声纳装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激光设备、网络技术等除了能够对江水24小时不间断监控,
以及全面掌握戗堤水下部分的形态之外,还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