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关"公鸡榄"重现上下九 广州人倍赶亲切  华林寺总体规划图
 华林寺历史风貌急需保护
 华林寺吸引中外游客
核心提示
大洋网讯据 信息时报报道,最近,西关及西关风情是广州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规划恢复十三行原貌、“西关小姐”评选引起满城关注。种种迹象表明,西关风情已成为广州的文化名片。
记者昨(11.10)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广州市规划局以西关传统民居、宗教文化活动、骑楼特色商业为主题编制的《华林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近期已通过评审并批准实施。届时,在19.7公顷范围内,游人可重温华林寺昔日香火鼎盛的历史盛况、饱览西关风情。
华林寺周边处处皆景
昨天,记者来到下九路,只见华林寺内香火鼎盛,其中不少是游客。
沿着华林寺往四周闲逛,处处皆景。最近的华林玉器街包括西来正街、华林新街、茂林直街、新胜街、长胜街等,在连绵500多米的内街中,各式玉器摊档逾千家,聚集了广州八成以上的玉器商。由于玉器街与历史悠久的华林寺———五百罗汉堂共处一地,每天有众多的中外客商到此洽谈生意,一些海外旅游团亦专程前来观光、购物。
耀华大街自去年底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后,荔湾区随即将它纳入历史街区整片保护区,并对其进行全面整饰。耀华大街全长约120米,有保存较好的清末民初的西关传统民居,有深幽的麻石大街,有石器作坊街,有陶瓷玉石工艺街等。街内现有房屋30多幢,皆为民居,包括竹筒屋花园洋房、小洋房等传统民居,是保存较完整的西关民居街巷。
人口过密破坏历史风貌
据了解,根据《华林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华林寺地区规划总面积为19.7公顷,市规划局规划将其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岭南历史文化色彩的“西关传统民居区”、“宗教文化活动区”、“骑楼特色商业街”。
然而,华林寺周边地区人口相当密集,周围环境质量较差,造成华林寺地段公共绿地明显不足,停车场设施缺乏,道路交通设施难以满足居民需求的现状。同时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大量加建、加层乃至违章建筑也随之出现,这对华林寺街区历史风貌造成了一定破坏。
重点保护巷道古井古木
据初步了解,为恢复华林寺历史街区风貌,广州市规划局在编制《华林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时确定了三大保护主题,重点对区域内的寺观、楼阁、民居、街市、巷道、古井、古木等进行保护;对鸿昌大街至毓桂坊生活景观、华林寺玉器一条街、下九路商业骑楼观光街进行保护和开发;对华林寺历史街区埠头风貌地段进行整治、开发和保护,包括华林寺及其周边地段、耀华大街西关居民区、毓桂坊西关居民区等。
西关传统民居区:主要对中山路以南、人民路以西的西关大屋进行保护,将华林寺历史街区作为广州市老城区重要传统居住区域和体现西关地区居住文化的多元特征。
宗教文化活动区:通过对寺观、古塔、老街、民居等的恢复与改造,使得华林寺昔日香火鼎盛的历史状况得到重现与发扬。
骑楼特色商业街:保护历史街区内下九路骑楼商业街市,强化上下九路步行街、华林寺玉器一条街的购物功能,体现岭南商业特色的历史脉络。
根据规划,华林寺用地将向南拓展,寺前设置绿化广场;广州酒家以北、文昌路以南建设相对集中的公共绿地;康王路、长寿路、宝华路、文昌路等周边城市道路主干道将进行修建与拓宽。
说法西关风情底蕴深厚
曾石龙(市政协委员):建议在华林街历史街区规划中推广“文化旅游”,通过改善文物景点的周边环境和开放条件等,并充分利用文物资源,把文物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杨宏烈(广州房地产协会):广州骑楼商业步行街,本身就是内涵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广州上下九骑楼步行街,除了应显露该街区的“五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即西来初地)外,本身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众多的老字号店铺,中西合璧的建筑的造型风格对旅
游者有相当的吸引力。以旅游业带动商业休闲活动,可使历史文化地段得以复兴和有效地保护。
一般人乘坐观光巴士沿马路运转一天,很难看到那些“藏在深闺”中的景观景点。高楼大厦的遮挡,缺乏景点间的视线走廊,人们难找到进入古刹、古庙、古观、古教堂、古光塔的门道。所以最好要有宣传、导游、推介。
潘凤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近年来,不少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广州营造历史街区,要避免出现以“拆除”来“保护”历史文化的行为。
黄先生:既然是历史街区,就要增设富有历史韵味的景观、景点,让人不光看,还有亲身体会。如最近上下九重现了“鸡公榄”就非常有意思,很多游客包括本地人都忍不住上前买一两包橄榄吃。希望在上下九一带出现更多有代表性的“黄包车”、“西关小姐”等西关风情。
资料达摩与华林寺
6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下九路一带是浪涛喧哗、水天一线的古海岸。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3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城,达摩禅师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
禅宗始祖达摩来华后,人们便在绣衣坊附近营造传教建筑,名为“西来庵”。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都是为纪念达摩禅师传教命名的,也都与“西来庵”名字有关。后世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庵称“西来庵”。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宗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改西来庵为“华林寺”。寺内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目前,华林寺是广州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成小珍庄小龙)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