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施工人员正在装药点检查水袋。(傅克强摄)  爆破时的瞬间
昨日17时05分,一声“炮”响,武汉卷烟厂高21.2米的锅炉房颓然倒下。和过去建筑爆破不同的是,爆破后腾起的不是遮天灰幕,而是一团“白雾”,约5分钟散尽。
据负责爆破的武汉爆破公司总经理谢先启介绍,这是我市首次实施“绿色爆破”———采用水雾降尘方式,粉尘减少了约80%。达到了工种爆破“预期的目标”。
武汉是国内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尝试“绿色爆破”的城市。这也是武烟1997年以来第4次对旧厂房实施控爆拆除。烟厂工程技术部副部长罗利华回忆,“过去爆破浓烟像腾空的蘑菇云,粉尘散尽至少需20分钟,覆盖直径达200多米。”
据悉,锅炉房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共埋设炸药320公斤。除采取“多孔微量”布药外,还用适量炸药形成水幕。
炸房也炸水——控爆不再粉尘飞扬
这是一次“灰飞”很小的控爆。在我国爆破史上写下创新的一页———降低爆破粉尘80%。
这是一次水与尘的较量———“水池”、水桶、水袋在爆破瞬间形成冲击水雾,“俘虏”了建筑碎裂产生的粉尘。
昨日,武汉卷烟厂锅炉房的爆破,将城市控爆“四大公害”中唯一没设国家控制指标的粉尘带入“控制”时代。
业内人士评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控爆“四大公害”中的震动、飞石、冲击波均有国家技术控制指标,只有粉尘,因不会带给人皮肉伤害以及控制困难,一直“任其飞扬”。
近年,环保意识的进步,将爆破中的粉尘控制从“忽略”推到了“攻坚”位置上。
去年5月,广州体育馆爆破首次亮出“绿色爆破”旗帜。采取直升机投水弹和周边屋顶架高压水龙头喷射,降尘50%。
武汉爆破公司的绿色爆破另辟思路,在建筑内部营造全方位“高速雾化的水幕”:
利用锅炉房内3个总容积达70立方米的煤斗,封闭成“水池”。各层楼面“筑”蓄水池。池水中设药包,利用水的不可压缩性,在爆破瞬间形成“高速雾化的水幕”,捕捉粉尘。
“贴”着2100多个炮眼,布置2300多个直径15公分、长两米的水袋。
在建筑没有爆破点的部位,置上200个水桶,投药水中。
这种思路卓有成效———在昨日2.5秒的爆破中,水的魔力在炸药的“催化”下,完成了对粉尘的吞噬。(长江日报 实习生熊英 记者杨捷 通讯员程良顺)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