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25)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获悉,上百件南宋时期的完整瓷器13日在成都市东大街改扩建工程中重见天日。成都市文物考古队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清理和发掘工作,14日晚上,全部清理完毕。目前,考古人员已确定出土瓷器全部为南宋晚期文物,不过否定了有媒体报道的有关“窑址”的推测。
全程参与发掘清理工作的考古队员谢涛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窖藏土坑坑口距现在地 表2米,坑深1.1米、残长1.2米、残宽1.4米,坑内整齐排列了13排共100多件瓷器,以黑釉瓷盘、瓷碗为主,还有部分青釉碗。据介绍,这些瓷器都是四川本地烧制,估计与邛窑有关。谢涛说,南宋晚期端平年间,蒙人入川,有几次都把成都占领,大户人家逃走前常把比较珍贵但又无法带走的物品埋起来,可最后也许因为被杀,也许逃到外地后就没回来,窖藏无人问津的情况很多。加之四川当时是全国手工业区,大量生产金银器、瓷器等手工艺品,因此成为全国出土南宋窖藏最多的省份。此次出土的瓷器全是成品,因此可以断定不是窑址,而是窖藏,对这些文物的进一步研究整理工作还在进行中。(本报记者张蓓)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