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海涓 左颖 蔡文清 实习生傅洋
昨天,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以前我国一直缺乏系统、权威的死因资料分析,从1995年开始,北京市回龙观医院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在全国23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进行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规模最大的、针对自杀的死因调查。
12月3日,我国第一个面向自杀群体的医疗机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将在回龙观医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有自杀倾向的高危个体和自杀者周围人群有了专业的预防救助门诊。
自杀成为第五死因
今天上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李献云医生首先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仅排在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列第5位。而在15至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从1995年开始,该中心课题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全国有地理代表性的23个疾病监测点进行有病例对照的调查,对监测点内发生的每一例自杀者的亲友都进行了至少2至3小时的追访,了解其自杀的全过程。如此大规模的以自杀为研究课题的调查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然而几年来调查统计的数字让课题组的专家们心里格外沉重,数字表明:全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在全国,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相对高的自杀率还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特征: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即全国90%的自杀发生在农村。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报道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中国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这一差异在农村年轻女性中更为突出;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其他国家的自杀和自杀未遂者中90%患有精神障碍,可是我国因精神障碍而自杀的人则要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预防救助机制三年后建成
自杀正在成为我国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点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李献云医生介绍,除了自杀成功者,我国每年还有约200万的自杀未遂者。这也就是说,每1人自杀就会对周围的5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他们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来缓解、疏导内心的痛苦,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目前,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已经和999急救热线、宣武医院、安贞医院急诊科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果接收自杀患者,可在24小时内通知该中心,中心将会派专业人员对自杀者进行心理评估和输导。预计在今后两三年将在全市的综合性医院中推行这种服务。该中心还将开通免费的心理咨询24小时“危机热线”,为出现心理问题者提供情感支持,对于有自杀倾向的高危群体进行干预,寻找解决办法。
心理咨询仍需大力推广
在此次大规模的自杀调查中,尤为令调查人员担忧的是,虽然63%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仅仅有7%的自杀者在死前曾求助过心理医生。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可想而知,但为何只有极少数人会想到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呢?对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吴瑞华研究员今天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仍然相当缺乏。
据权威机构的数字显示,在发达国家中,每百万人中就有500人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每百万人中仅有3至5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由心理学研究转为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学者则更是少而又少。吴瑞华研究员说,认为进行心理咨询就意味着暴露隐私的传统想法,也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一部分有精神障碍甚至自杀倾向的患者向心理医生吐露心扉。
那么究竟心理咨询对于那些有自杀倾向的人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高文斌博士介绍,心理咨询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心理疾病治疗手段,这与人们平常所接触到的各种心理咨询热线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医生不仅仅只是作为患者的倾听者,在谈话中开解患者,医生更重要的职责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测量,而从这种规范的测量结果中,大部分的精神疾患是能够得以确定的,其中也包括患者的自杀倾向。
高文斌博士说,虽然目前我国从事心理咨询的专职医生并不多,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启动了在我国进行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的相关工作,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接受心理咨询也许就会成为人们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
洋笑星大山出任形象大使
12月3日,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成立仪式上,人们将会看到著名“洋笑星”大山的身影,届时他将出任该中心的形象大使。
“其实我们家就有精神疾病患者,但她最终是微笑着离开人世的。”今天上午,大山异常认真而又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姑姑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一生没有结婚,没有离开过父母,但由于社会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机制较为健全,在家人的关心和医生定期诊治下,她的病情逐渐好转,生活相对正常,最后平静谢世。
大山说,其实西方人对心理疾病也有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以前,没有人会主动说自己看过心理医生,但现在,很少有人再为此惊讶了。相对西方来讲,中国人对心理问题似乎避而不谈,总是遇到自杀或自杀未遂时才有人想起如果事先找找心理医生就好了。“谁都有这样那样的心事,如果总憋在心里,保不准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其实学会经常与人沟通交流,主动去找心理医生,许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作为形象大使,大山非常乐意为普及中国人的心理卫生知识做些事情。他说自己做的事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遇到解不开的心结时有一个名为“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机构在等你,有一个免费的24小时咨询电话将随时倾听你的故事。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