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2月1日电(记者孙洪磊)中国的海关和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口岸“大通关
”战略,不仅为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也给中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带了个好头。
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实现“大通关”是中国政府对口岸执法和相关部门提出一项战略性任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企业正在成为市场的主导,而以海关为代表的有服务色彩 的口岸政府部门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货物在口岸的查验、仓
储和滞箱等港口费用,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口岸部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海运进口货物的贸易成本。
大通关的顺利实施,将使货物就地实时运输出港,极大加快了口岸物流的速度,缩短进口货物滞港时间,甚至可能实
现“零库存”生产,而由此节余下来的仓储空间和运输时间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也非同小可。
“从前北京企业的货物在当地检验完毕,在天津港还要交钱检验一次;同样,天津港进口的货物经过检验,到了北京
也得经过第二次检验”,检疫部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现通关后,不论货物在北京还是在天津进行检验,只需一次就
够了。”
目前,在北京、天津、山东等外经贸业务频繁的地区,口岸部门都在积极筹备和实施“大通关”举措,报检电子化、
检验科学化、放行便捷化成为这些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