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天生
人事档案被人们视为纪录个人成长之路的“人生记录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向人事档案说“不”的人才越来越多了,传统的人事制度正面临着挑战。“人档分离”何其多
无论升学、求职、调转、提职,人事档案都象人的“说明书”一样不可缺少。然而, 随着行政和审批制度的改革,“人档分离”现象渐渐增多。记者从哈市人事局人才中心获悉,自1990年至2000年,有五六百份哈尔滨籍大学生存放在各高校的档案被寄往人才中心代管;2000年、2001年,有近千份大学生人事档案存放在该中心,而未办理委托人事代理;以往在国企、机关、科研等单位的人,如今自办企业或自谋职业,从单位提出人事档案,由人才中心代理的有1.7万件。
目前,许多人尤其是大学生自谋职业成了趋势,还有一些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这些人往往不太看重档案。大专院校只能为学生代管档案两年,之后档案就会迁回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加之目前职业的多元化,外企、乡企、私企等也成为吸引人才的热点,这些企业又没有人事档案保管权,到这里从业的基本都“人档分离”。不看重说明啥?
作为个体电脑公司经理的江鸣说,大学毕业后他在高校任职,后辞职办起了公司,档案存放在人才中心,好多年没见着了。和那些因档案不能调出而困守单位的同学相比,他感到庆幸。
据哈尔滨人才中心副主任周继文讲,过去,人们就业、提职、评定待遇等,都离不开对档案内容的参考,档案也是一个单位管人、留人的“把柄”,没有档案,对于一个“单位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事档案的一些作用相应淡化了。如关于福利分房的记载已没有;涨工资也随着普调的出现,而无须考核纪录;尤其是关于家庭出身,是否“根红苗正”这一过去提职提干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今已无人关心,无需记载。
周继文认为,人事档案作为纪录人才发展的载体,注重对过去情况的记载,却没有对现实才能等情况的说明。一些档案对个人的评价千篇一律,可借鉴性不强,只看档案,不能全面反映人才的情况。人事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市场经济需要对人才的合理配置,“人档分离”使用人更注重实际能力,又把人才由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更有利于实现人尽其才,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共享。所以,人事档案对人的“决定性”作用的弱化,体现了一种社会进步。但他指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最好把档案内容和实际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人才的情况。弃之不可功能延伸
人事档案的一些功能在淡化,但档案不会成为“留用都不是”的“鸡肋”。据业内人士介绍,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还有延续的必要。
目前,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在录用人员时,仍要调阅档案,档案毕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情况。档案中还涉及诸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人才出去受聘,目前大多离不开职称,在人才中心办理了委托人事代理的人员,人才中心凭其档案,负责为其代办职称。另外,在人才中心委托人事代理的人员,需办理出国手续、办理婚育手续等,都要由代理单位出据证明。看来,对于一些人来说,人事档案只能“人档分离”,还不能完全丢弃。
哈市人才中心近年来开展的个人委托人事代理,为许多大学生进行人事档案代管,为“人档分离”自谋职业者提供方便,也为人事档案现有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据介绍,为使档案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功能的延伸,哈市人才中心拟根据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对存档人才进行考核、调研,为其制定能反映其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内容的材料,放入其档案中,使人才多了一份推销自己的“硬件”,更好地为人事委托代理者服务。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