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博效应”的逐渐显现,上海可能面临城市运作成本抬升等现实问题。这关系上海能否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以清醒的头脑创新体制,从改善城市软环境着手,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和劳动力的总体素质
申博成功的消息不仅使上海沸腾,也让每个中国人兴奋不已。这几天,许多人依然沉浸在喜悦之中。笔者却要给人们浇点冷水———是要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了。
在那个欢庆的夜晚,本报记者就“申博成功后,你最关注什么”为题,随机采访了不少上海人。诸如房价、私车牌照价和世博会门票价等物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总结出的10个“关注”中,头一个就是“上海的房价会大涨吗”。
近两天,已有不少媒体试图解答这一疑惑。从现象上看,眼下有好几个“世博概念房产”已纷纷抬高售价,有的甚至封盘惜售。但是,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世博会肯定会带动上海房价上涨,但不会在短时间内飙升,因为房价提升有个渐进的过程。
透过对房价的“关注度”,老百姓实质上表达了这样一份担忧:举办世博会,会不会使上海的物价水平大涨,使之成为一座高消费城市?
对上海而言,世博会是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将推动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同样,由于“世博效应”,不仅房价会随之上扬,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可能水涨船高。这样的话,上海的投资和生活成本将大大提高。对一座发展中的大城市而言,要保持和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就必须有效控制城市运作成本的增速。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应该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般认为,外商之所以看好中国市场,主要有三大原因:市场大、投资成本低和劳动力素质相对高。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发达的中心城市,正呈现经济发展减慢、竞争力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提高过快,比较优势渐失。
眼下,上海正迅速崛起为一块令人瞩目的“高地”。一方面,这是一块“经济高地”,每年两位数的GDP增长率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上海的人工成本、地价、房价和水电气等资源价格都在上涨,使其成为“成本高地”。
以前谈论这一话题,总觉得这与上海的经济地位还是基本适应的。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在“世博效应”的催化下,可能使上海的城市运作成本加速提高,这块“成本高地”因此愈显突出。如果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就有可能影响今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对策有不少,好的办法还是创新体制,从改善城市软环境着手,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最简单的就是采用行政或市场的手段,降低投资者创业发展的成本。如控制地价、电价、各种收费、劳动力工资成本等,让投资者能以较低的投资成本获得较大的投资利益。
更好的办法是改善和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比如政府改进工作作风。事实上,上海市的决策层已越来越重视城市运作成本趋高的问题,并通过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办法降低海内外投资者的商务成本。近一年多来,上海率先开展了“大通关”工程。预计到明年初,上海口岸海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和水平,可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更有效的办法值得尝试,那就是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任何商品都存在“性价比”问题,购买劳动力也一样。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会促使效率提高,这就等于减少了成本支出。这个办法的优点是治本,然而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本栏作者高渊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年12月09日第一版)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