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丹东消息(特派丹东记者吴昊) 抗美援朝纪念馆内部改造设计方案即将敲定!此次改造设计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完全遵照历史史实,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手段,再现当时的战争场景。另外,一些珍贵文物也将在改造后首次亮相。
昨日,记者从抗美援朝纪念馆了解到,此次改造分为内部陈列改造和外部环境改造两部分,总投资预计为8000万,内部陈列改造预计投资2000万。内部陈列改造的设计单位为鲁 迅美术学院,设计方案已经过多次修改,明日将再进行一次修改,如果方案能够确定,纪念馆方面将与鲁美签订设计合同,这也预示着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内部改造将很快进入具体施工阶段。
明年的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因此纪念馆方面希望内部陈列改造工程能在此之前全部完成。为了防止万一,纪念馆方面决定采取分期施工的办法,施工一处拆除一处,尽量避免封馆,如果工期不能按期完工,可将新旧两部分重新组合。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中勇告诉记者,改造后的陈列内容是按照中国军事科学院新编定的《抗美援朝战争史》进行设计的,在保证原有陈列大纲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单元进行调整,充实一部分珍贵的文物,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美三料王牌飞行员麦克·康奈尔的志愿军飞行员蒋道平的飞行服和飞行用具等,这些新增展品大部分都是近期征集到的,在全国尚属首次展出。另外还将充实一些过去没有发表过的珍贵战争和人物图片。张中勇说,改造后的陈列馆将增加一部分,使陈列秩序趋向现代化。陈列内容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在陈列形式上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手段,模拟当时的一些战争场景和英雄人物形象。记者在展馆内看到,目前的陈列手段主要为实物和图片展,还有一些简单的模拟场景,如模拟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下艰苦作战的一些场景,人物形象都是静止的,8号展馆内设有一个大型模拟场景,配有音乐和旋转看台,但图画均为静止的,缺乏立体感和生动性。据张中勇透露,新的设计方案中包括建造一座三维式的钢铁运输线,表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支援抗战的气势。另外还如黄继光堵枪眼的场景、烈火中邱少云的形象、罗盛教在冰下的动作都会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这种现代化的手段达到教育观众的效果和目的,重现当年的战争场景。
张中勇说,为了增强展览的真实性,纪念馆第一次在全国县区以上城市中开展征集烈士名单活动,目前全国主要一些省市的征集工作已经完成,整个征集工作将在明年7月27日之前完成。
背景材料: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由郭沫若同志题写了馆名。接待国内外观众达l00万人次。
该馆开放至“文革”期间闭馆,1972年和1979年曾两次恢复陈列。1984年以后,该馆开始了紧张的扩建筹备工作,通过选址、论证,最后确定在丹东市英华山,并从13个建筑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方案。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工程于1991年9月6日破土动工,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落成开馆。
新馆是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
陈列馆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楼高19.4米,上有5个民族风格的小亭,外墙为灰白花岗岩剁斧石贴面。陈列馆的中央为序厅,序厅的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圆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全景画馆为高28.4米,直径46米的圆形建筑,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全景画陈列厅,下层为空军专馆和临时展厅;纪念塔由塔基群房和纪念塔主体组成,塔高53米,象征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塔面用高粱红花岗岩剁斧石贴面。塔基群房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外墙为灰白色花岗岩蘑菇石贴面。纪念塔正面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背面是记载志愿军英雄业绩的塔文。
抗美援朝纪念馆以抗美援朝战争史为基本陈列,主要陈列内容分布在陈列馆、空军专馆、全景画馆和露天兵器陈列场;抗美援朝纪念馆共收藏文物19500余件,分为两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历史文物。其中包括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平壤以北道路调查材料和朝鲜交通调查图;魏巍同志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该馆还收藏有其它历史文物7391件。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