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攀枝花打造国家级冬春疗养基地 采撷阳光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16日10:0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斥亿元建“阳光”基地

  12月7日,当列车渐渐进入攀枝花时,记者便感到“热”了起来。攀枝花旅游发展局市场开发处处长彭德清高兴地告诉记者,攀枝花“阳光之旅”11月25日亮相蓉城,预示着打造国家级冬春疗养基地的举动目前已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规划的冬春疗养基地主要集中在欧方营地和红格温泉度假开发区,到2003年可基本形成规模”。据彭德清介绍,位于盐边县红格镇的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拥有国内罕见的氡气矿泉和锶型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现已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接下来将投资3000万元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包括药浴池、农业观赏耕作区、养生餐饮中心、别墅及其它配套设施。欧方营地则位于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的菩萨岩山脚下,占地520亩,已建成欧式公寓152套及医疗室等配套设施,计划还将投资2200万元增设健身运动场、瑜珈养生室等设施。

  “但即将启动的5200万元投资项目还只是2005年前的近期投资计划,在2006年-2010年的中远期投资计划中还将投入数千万元,增设金沙滩漂流基地和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为疗养度假地,整个基地前后总的投资将达亿元。”

  据称,攀枝花打出“阳光”牌是因为当地有气候、景观等优势资源可充分挖掘和利用。

  “当我国冬季大部分景区千里冰封时,号称‘太阳城’的攀枝花却阳光灿烂,‘阳光’基地将与我省冰雪资源一起成为四川冬季旅游的主打产品。”攀枝花旅游发展局“阳光”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指着一份来自气象部门的数据说,攀枝花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在4-17摄氏度;整个冬季94%以上的天数是碧空无云,日照时数比昆明、

丽江和西双版纳多15-30%,比重庆、乐山多100-150%,比香格里拉多120%。

  紧盯1600万中老年人

  但记者发现,攀枝花的“冬暖”温度低于海口、西双版纳,与厦门、广州相当,而知名度、交通条件及市场成熟度等方面又相对逊色,由此攀枝花在争夺客源上并不占优。

  “攀枝花并不是要与海口、西双版纳等地方争夺普通客源”,彭德清坦言,“攀枝花这种南亚热带立体岛状气候的最大优点是对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具有显著的自然疗效,因此,基地将主要打开中老年人的疗养保健市场。”

  据介绍,前不久,攀枝花市旅游局牵头,卫生、体育、老干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参与,专门走访了成都、重庆、西安、无锡等地调查客源市场。由此,攀枝花旅游局心中有了如意算盘:全国中老年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除可能去广东、海南、云南等地疗养的175万人,计划每年吸引千分之二的人即2.85万人次到攀枝花自费疗养,以人均消费2500元/90天计算,收入可达7125万元;另争取把攀枝花作为15个城市的定点干部疗养地,可吸引1.2万人。

  “而且,这还是以基地近期接待能力计算的”,彭德清说,攀枝花目前正在开拓近程以成都、重庆等城市为重点,中程以西安、武汉等城市为重点以及远程以华北城市为重点的市场,甚至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一张增值的城市名片

  显然,如果运作成功,攀枝花仅“阳光”基地这一项就将实现年收入1.07亿元,这几乎与攀枝花2000年全市全年的旅游收入1.55亿元持平。

  “其实,意义还不仅于此”,彭德清说,“该项目的建成,更重要的是使旅游、卫生、体育等产业相结合,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切入点,利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品升级换代。”

  《攀枝花市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对旅游业作了这样的描述性的规划: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强劲的“朝阳产业”,也是攀枝花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攀枝花将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川滇交界地区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的地理优势,积极把旅游业发展融入四川、

云南旅游圈,以建设四川旅游新亮点,把攀枝花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

  据悉,如同云南运用策划之手整合自己的旅游资源,喊出“万绿之宗,彩云之南”来主推绿色、生态旅游一样,攀枝花提炼了现有旅游资源概念:看中国奇洞———龙潭溶洞风景区,观世界高坝———二滩水电站,游国之骄傲———攀钢,玩“万里长江第一漂”———金沙江险滩漂流。但这些尚不能体现一个城市旅游资源整体特点的概念,于是,攀枝花把“阳光”基地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之一,也即城市名片来设计,以把攀枝花打造成在国内外叫得响当当的“太阳城”。

  在具体操作上,便是引进业主投资,进行基地各项设施的建设。另据透露,作为城市名片的相关工程,攀枝花已通过业主———攀枝花三维旅游开发公司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明年“五一”前要完成的金沙滩漂流基地三期开发建设。此外,政府还将投资11.8亿元对穿城而过的金沙江市区段沿岸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建设“百里绿色长堤”。

  看来,“阳光”基地给攀枝花带来的增值将是旅游收入的增加,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城市

竞争力的提高。

  □本报记者黄志凌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