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专家马晓霖:巴以再陷以暴易暴怪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8日01:19 天津青年报 | ||
本报记者连线新华社巴以问题专家马晓霖巴以再陷以暴易暴怪圈 震天的巨响和巨大的伤亡数字再次打破了巴以地区短暂的平静。5日傍晚发生在特拉维夫伤亡惨重的两起自杀爆炸让世人的眼球不得不再次转移到伤痕累累的巴以地区。这一次让我们关注的原因又多了一个:在自杀爆炸的伤亡者当中,有我们的同胞。 面对淋漓的鲜血,相信所有人都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为什么巴以之间血腥的自杀爆炸无法停止?为什么自杀爆炸行为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以如此凶猛的来势袭来?自杀爆炸发生在外国人居多的地方,那是否意味着自杀爆炸将更多地针对外国人?在巴以地区的中国人该怎样保护自己?为此,本报记者连夜采访了新华社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 迷信暴力的必然结果 马晓霖认为,这次特拉维夫发生的两起自杀爆炸是巴以暴力冲突循环中的一节,是双方迷信暴力手段的必然结果。从表面看,是巴激进组织发动的“无端”袭击,其实却是对以色列沙龙政府高压政策的报复。去年11月以色列发生自杀爆炸后,埃及曾组织巴勒斯坦各派进行谈判,商讨如何结束对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袭击,巴以局势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但是,以军在去年12月下旬突然开始新一轮的行动,“定点清除”和搜捕巴激进派别骨干分子,造成数十人死亡,巴激进派别当时就发誓要进行“报复”。应该说,这次袭击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因为种子已经被事先埋下了。 并非特意针对外国人 至于说到自杀爆炸是否意味着巴勒斯坦激进分子改变了袭击的方向,特意针对外国人,马晓霖认为这不太可能。自杀爆炸发生的地方是餐饮业发达地区,也是以色列的交通枢纽地带,属于人口密集区,情况复杂,容易藏身,是巴激进分子的首选目标,也符合恐怖袭击追求大杀伤性后果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巴激进分子故意要去杀伤外国人而与天下为敌、自我孤立。从地点选择上说这里发生自杀爆炸是必然的,但伤亡者以外国人居多,可能是一种巧合。 冲着以色列大选 以色列大选在即,在这种微妙的时候发生这样惨烈的袭击事件,是否意味着此次自杀袭击和以色列大选有关呢?马晓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自以军去年12月下旬挑动新一轮冲突升级开始,巴勒斯坦方面就指责以色列故意恶化局势为大选服务,因为自杀爆炸必然使以色列公众选择态度强硬的沙龙担任新一届总理,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从巴激进分子来说,通过这一事件可以向以色列公众发出一个明确信息,那就是选择沙龙这样的人做政府首脑不会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沙龙报复将有限度 在自杀爆炸发生后,世人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沙龙向来崇尚以牙还牙,那么这次以色列是否会马上采取报复,会有多大?在巴以地区的中国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马晓霖说,以色列采取报复是必然的,但报复也是有限度的,首先不会威胁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人身安全,其次不会彻底推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第三不会重新全面占领巴勒斯坦自治区,因为这样做不符合以色列的根本利益,也会给美国的“倒萨”战争带来很大的麻烦。当然,沙龙政府会继续扛着“反恐”的大旗摧毁巴勒斯坦的所谓恐怖主义“基础设施”,从心理上压垮巴勒斯坦人,迫使其接受符合以色列右翼理念的和平方案。 中国同胞应加强安全意识 对于在巴以地区的中国同胞的安全问题,马晓霖认为,中国人到以色列工作应该经过正常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合法手段确保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便于中国大使馆进行管理,一旦遇到意外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和物质赔偿,将风险和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另外,在以色列工作的中国人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减少外出活动,不要到火车站、汽车站、露天市场、步行街、餐饮店、歌舞厅和大学校园等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也尽量避免乘坐公共汽车。本报记者凌然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