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设计师谈载人飞行 揭秘我国第一代太空使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2日02:22 中国青年报 | ||
神舟七大总师数家珍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 身高1米82的刘竹生,1939年生,196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他告诉记者,他的人生有3大梦想:早期,想上天,是为飞天梦;后来,放弃了自己上天的梦想,变成了航天梦;如今,超越了对技术的渴望,深知航天代表一个国家的强盛,拓展成为强国梦。他认为,从事枯燥的技术工作,就是要振民气,壮国威。 刘竹生介绍说,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舟”四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再次显示出其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的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火箭技术人员们费尽了心力。一个元器件的可靠性从90%提高到99%,他们要进行290多次反复试验,其中不能出现任何一次故障。为了提高火箭的安全性,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大量采用了先进的冗余设计技术,不仅单个的元器件、单机设计,就连一些重要的系统都做到了冗余。假如一套系统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到另一套系统。这位总设计师介绍说,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增加了两大系统,一个是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在点火前30分钟开始工作,自行判断火箭的工作状态;另一个是逃逸救生系统,能在火箭出现意外时,迅速把航天员带离故障火箭,安全逃生。 刘竹生说,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上,质量控制的严格标准达到了近乎严酷的程度。火箭上用的元器件、原材料全部实行定点生产,并派人下厂监制,对每一个焊点、每一个元器件进行详细检查,逐个进行高低温、振荡、通电测试,并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这次发射“神舟”四号的运载火箭与前三次的火箭相比,更加接近载人发射状态。因此,除了进行正常的专项考核之外,还对一些结构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火箭强度有影响的零配件,只要有些微的不足就不作修正,直接报废,然后重新设计生产,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宿双宁:揭秘中国第一代“太空使者” 从一个部队卫生员成长起来的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宿双宁,从1985年就开始从事航天医学研究,主持负责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其研究成果和主要技术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具有独特的优势。 “航天医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宿双宁告诉记者,我们在进行航天医学研究的同时,一直坚持对人机环境系统的探索研究,把人和飞船作为一个整体,把研究航天员的航天心理和工程效益学结合起来。比如,对飞船部仪表的大小、灯光的颜色和各种生活工作设施进行了人性化的改造,既提高了舒适度,又提高了航天员的操作效率,对保证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飞行安全都有积极意义。 宿双宁说,航天医学工程,主要包括研究失重、超重、冲击、噪声和辐射环境对人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的航天环境医学;源于临床医学的航天实施医学、航天心理学和工效学研究;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工程,航天医用电子工程及航天服研制等。我国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还尝试把中医引入航天医学,在训练中利用中药对航天员进行气血调理。实践证明,中药对于心脑血管、脑神经、消化系统、情绪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调理改善作用。我们还进行了中医药对抗失重环境成骨细胞微结构变化的研究,受到国际上有关专家的关注。 宿双宁还透露,我国航天员的航天食品、飞船上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设备,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此外,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还对航天重力生理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同时还成功解决了飞船飞行中对航天员生理系统信息的获取和传输、处理难题,使地面能够对在轨道上飞行的航天员的生理情况进行监控。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赵军:我国飞船着陆场系统基本建成 1955年9月出生的赵军,北航研究生毕业。在顺利完成“神舟”四号飞船回收任务后,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赵军表示,我国的飞船着陆场系统已基本建成,从而确保及时发现并回收返回舱,同时也验证了救护航天员的能力。 据赵军介绍,飞船着陆场系统担负对飞船再入轨迹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并回收返回舱,以及对航天员出舱后进行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和紧急后送的重要职责。主着陆场和副着陆场拥有先进的无线电测量系统,能够在飞船一进入稠密大气层就对它的轨迹进行跟踪、测量。主着陆场有由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由专用车辆组成的地面搜救分队,以及由航天医学专家和医生组成的医监医保和医疗救护分队,负责返回舱的搜寻处理和对航天员的救援。如果因为气象因素影响返回舱在主着陆场着陆时,必须启动副着陆场。副着陆场也有一支精干的空、地搜救队,除了完成空地搜救任务外,还担负零高度逃逸救生、飞船上升段应急返回区的搜救和空中机动搜救的任务。 赵军告诉记者,在这次发射中,首次启用了飞船上升段陆上和海上应急返回搜救分系统,在海上救生区部署了专门的打捞救生船和直升机,配备了能在复杂海况下打捞漂浮在海面上的返回舱的设备。 赵军说,我国非常重视对飞船返回舱和航天员的着陆搜救工作。为确定主、副着陆场,在4年时间里就进行了7次现场实地勘察,行程数十万公里。“神舟”四号发射前,执行着陆场系统任务的单位分别进行了主、副着陆场搜救和陆上应急搜救工作程序演练,完成了海上不同海况条件下的搜索和打捞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参加任务的设备状态和工作模式是可靠、可行和有效的。 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飞船已完全具备载人条件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的时刻,将军与士兵,专家与工人,干部与战士,个个热泪盈眶,相互握手拥抱。欢呼声,祝贺声,口号声,抽泣声,响成一片,把清冷的戈壁吵了个热火朝天。”参加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神舟”四号飞船是以完全载人的状态进入太空的。已是白发苍苍的戚发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次,我们连航天员的换洗衣服都给带上了。” 他告诉记者,“神舟”二号和三号飞船就已具备了载人条件。在那两次飞行试验中,跟载人有关的功能、指标、数据都经受了真正的发射、太空环境和回收的考验, 证明是达标的。这次,我们对“神舟”四号作了一些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提高了安全性。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我们共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戚发轫说,从运载火箭上的故障诊断系统、逃逸系统到飞船上的应急救生系统,包括轨道运行中的自主应急返回功能,目前我们已为航天员提供了在大气层内不同高度和大气层外包括飞船在轨运行中的各种救生手段。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对所有材料进行了化验检查,在满足医学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工效学的角度,对飞船内部设施进行了优化,使其符合人的生活、工作习惯。我们还从航天员的角度出发,尽量把各种装置改得更舒服一些,调整了仪表的颜色、大小,并考虑到各种仪器、开关在失重状态下的操作特点。 戚发轫说,在进入发射场之前,已经有航天员进入“神舟”四号飞船进行了训练和体验。“神舟”四号是惟一一艘经过“装修”的飞船。 发射场系统的总设计师周建平:我国有能力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 46岁的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周建平,国防科技大学博士,参加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1999年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作。2002年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获得了成功,周建平表示,四次发射“神舟”飞船的实践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已全面走向成熟,完全有能力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 这位总设计师说,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是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基础上建成的。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新建了具有两个测试工位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发射塔架、指挥控制中心、加注系统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基础发射设施。测试厂房是一座相当于38层楼高、中间没有任何楼板拉通的巨型建筑,堪称中国乃至亚洲建筑史上的奇迹。发射塔上设置有与运载火箭逃逸救生系统相对应的逃逸救生滑道装置,能够保证航天员在事故状态下紧急撤离。 周建平说,与卫星发射相比,飞船发射采取了全新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等先进模式,一方面改善了产品测试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在进入发射区后只需进行少量检查,节省了大量时间,使发射周期缩短。同时,与三个垂直模式相对应,载人航天发射采取了远距离测试发射模式。这种发射模式融合了多项新的技术,在发射架1.5公里以外进行控制发射,发射安全程度大大提高。 周建平介绍说,推进剂是运载火箭和飞船的动力源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建成了一套先进的推进剂加注系统,可同时对运载火箭进行4管加注,不仅大大缩短了加注时间,而且加注时不会出现任何滴漏现象。 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孙宝升:通话就像打国际长途一样方便 39岁的孙宝升,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面对记者的提问———“神舟”飞船远在太空,与地面如何保持联系?他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在飞船与地面之间已建起一条畅通无阻的宽带通道,能够保证地面看到飞船上的情况,听到航天员的声音。” 孙宝升说,自动化航天测控网的通信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数字电视图像和话音传输的要求,使地面可以通过电视画面了解航天员在天上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情绪变化,并向航天员和飞船下达各项指令。当记者问起地面与飞船之间通信联络的时延问题时,孙宝升笑着回答说:“就像通过通信卫星打国际长途一样方便。”据孙宝升介绍,我国自主研制并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航天测控网,通过地面测控站和大洋上的4艘远洋测量船,以保证地面指挥员及时与航天员取得联络。 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神舟飞船完成多项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个子高高的,温文尔雅。 顾逸东告诉记者,“神舟”四号飞船空间应用系统的有效载荷分别安装在飞船的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舱段,其任务以微波遥感对地探测、空间环境综合监测和科学实验为主,自主飞行期间主要进行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实验。 他透露,飞船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期间,将进行微波遥感对地探测和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试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