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大学生干细胞捐献库遇尴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00:19 兰州晨报 | ||
2002年10月8日,由西北师范大学社团阳光服务社发起的建立“中国西部第一个大学生干细胞无偿捐献库”活动正式启动,阳光服务社全体成员相继在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师专、兰州大学、兰州医学院、兰州商学院、甘肃工业大学、东方红广场举行了万人签名及招募骨髓捐献志愿者活动,他们向在校学生和街头群众散发传单,讲解白血病知识,介绍我国白血病状况,让爱心支持者留下签名。这次骨髓捐助活动得到了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甘肃省在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共同支持,截止10月20日,共有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已把骨髓捐献志愿者名单交给省红十字会的阳光服务社却一直高兴不起来,原因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甘肃分库”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前期运作经费也是紧紧巴巴,而每做一个人的资料试剂费用得需500多元。以前就不理解阳光服务社行为的同学开始说风凉话,甚至有的老师对他们当初的动机也产生了疑问。阳光服务社的社长张森同学说,哪怕这次活动中的报名者只有一例能完成检测并配型成功,他们所有的奔波和辛苦就没有白费。 阳光服务社:我们没有沽名钓誉 2002年12月28日,张森同学来到报社向记者诉说了他的苦恼。他说,作为西北师范大学的主要学生社团之一,阳光服务社一直致力于对残疾人、白血病患者等提供帮助。他通过有关资料了解到,我国目前有白血病患者400多万,每年还以4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半数以上为青少年和儿童。救治白血病患者必须有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库存资料,而我国目前只有不足3万人的库存资料,远远低于台湾地区23万、欧洲 300万、美国400万人的骨髓资料库存。由此可见,在我国扩大“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库容量,是一件十分重要又迫切的人道主义工作。2002年3月份,他们为帮助血液病人开展怎样的活动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方案征集。在这期间,阳光服务社的同学偶然得知北京大学在中国第一个建立起了大学生干细胞无偿捐献库,这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便确定了建立“西部第一个大学生干细胞无偿捐献库”的计划。 2002年10月,在甘肃省红十字会的支持下,阳光服务社在甘肃省各高校和兰州市进行了骨髓捐献志愿者的征集活动,并征集了721名志愿者。在这次活动中,印刷传单、制作横幅、交通费、联络费都是同学们自行解决的,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有两位同学献出了自己积攒的买电脑的7000元钱。张森说,所有的辛苦都无所谓,但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有的同学对这次活动产生了误解,觉得这么久了,名单上还没有一个人有机会接受检测,这次活动只是有些人为了出风头而已。张森委屈地告诉记者,我们也想自己出钱去医院检测,但500多元的费用对于学生来说,实在是不小的数目,他不想同学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再去承担经济上的压力。 省红十字会:捐献者要以稳定人群为主 省红十字会副秘书长阎曦晓告诉记者,大学生积极宣传捐献骨髓、呼吁全社会关爱生命活动是值得提倡的,但不鼓励大学生最终成为捐献主体,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一旦建立起来,应以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和教师这些稳定人群为捐献主体。 阎秘书长说,全国有24个省市区被要求建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最低库存量标准为1万人,我省计划每年建2000人的资料,5年完成最低库存量的任务。目前我省筹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进入大规模采样阶段,已采样100多人,其中60多人合格,将进入试剂检查阶段。据估算,包括试剂费、正常检测费、辅助材料费等,每做一个人的入库资料需要560元,每年的费用在120万元左右,这些费用全部由红十字会承担。现在的问题是,我省建库的资源和基础力量都不存在问题,只是所需经费还远远不足。 据介绍,每位捐献者的资料联网到中华骨髓库后,即可供全国的患者配型,或许他的造血干细胞10年、20年都找不到合适的配对,但一旦配型成功,便要能及时和他联络上,以尽快挽救病人的生命。而大学生属于流动人群,储存了他的资料后,由于毕业分配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联络,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这种流失率达到20%,也会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阎秘书长告诉记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所做的这份工作没有意义,等资金到位后,下一步省红十字会将在这721名报名者中进行筛查,进入以后的采样和试剂检查阶段,以丰富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库存。 近日,张森同学再次来到报社,他说听取了省红十字会的意见后,决定把宣传对象扩大到相对稳定的人群中,阳光服务社想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假期间走向全省各地区,希望基层的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业员工能了解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库的建设工作,并最终加入到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但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还是经费问题,他热切盼望能有兰州的企业也能支持这项关爱生命的活动 ,和他们一起踏上爱心之旅,“即使每天吃方便面,睡帐篷,我们也无悔于这份事业。” 本报记者 李海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