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遗址状况堪忧 马路穿腰过地基成窑洞(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05:30 北京青年报 | ||
阿房宫开始首次抢救性发掘面对“遗址被公路切断,墙基被烧制成砖”时专家表示——阿房宫遗址令人担忧。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对其进行首次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疑为宫殿墙基的夯土和铜镞等遗存物。专家称,这只是整个考古发掘进程中的前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阿房宫遗址将撩开神秘的面纱。但记者在现场采访时 考古办设在农民家 发掘方案一年一批 元月9日,记者到达西安后的当天下午便去阿房宫遗址采访。记者注意到,大概是为了工作的便利,考古工作队的办公室就设在了夯土台基上的赵家堡村,租用的是一座两层结构的农家小院。走进办公室,虽说没看见什么现代化的考古仪器,但桌子上摆满了数据和文字资料,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阿房宫遗址的地形图,上面标着发掘的范围、勘探的位置及钻孔点等。 项目负责人王自力介绍说,这次对阿房宫的大规模发掘,是由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三家来完成。由于阿房宫遗址非同一般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且又属于有史以来首次对阿房宫进行大规模发掘,尽管西安方面报批的是五年发掘方案,但国家文物局仍采取一年一批的办法,这也是为便于管理和随时掌握发掘动态。 十三处遗迹重见天日 为护文物沿用洛阳铲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由于去年批件下来已经到了8月份,实际上,真正动工日期是11月18日,也就是说,第一年度的发掘只进行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为了不破坏文物,发掘仍沿用了传统的洛阳铲钻孔法,勘探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间,考古工作队共发现各种遗迹13处,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在前殿北边缘的耕土层发现了一条东西走向凸起的夯土台基,宽约15米,高出南部夯土70厘米。 专家称,或许这就是文献记载的“阿城”北墙残垣。此外,在编号为T1的探方底部即夯土层面还发现了一枚铜镞(弓箭头)。 据了解,去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文物保护法》,这次发掘就是本着“抢救第一”的原则,拯救濒临破坏的重要遗址。阿房宫毁于大火,唐宋以后夷为平地,本来已经先天不幸,但后代对其的人为破坏也相当严重,加上自然剥蚀与风化,实际上,到20世纪末,秦阿房宫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面目皆非。 这次发掘准备用五年的时间,通过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搞清阿房宫宫殿建筑群的分布、范围和具体位置以及所属年代等,给历史一个准确说法。 夯土遭遇乱采乱挖 宫殿地基变成窑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当谈到阿房宫遗址保护的话题,专家们都用了“令人焦心”这个词,说明阿房宫遗址保护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对此,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和亲眼所见也颇有同感。 在前殿遗址现场,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地势明显是北高南低,夯土呈三层阶梯状,正好印证了阿房宫坐北朝南、皇权至高无上的说法。用手涂抹了一下夯土的断面,记者发现夯土细如白粉,没有丝毫的杂质,且隔十几厘米就是一个层面,可见宫殿夯土之实、地基之坚固。也正是因为居高的地势、牢固的地基,以后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家在这里安营扎寨,形成了现在的一个个村庄。据了解,目前在前殿周围的村庄有四个,其中有两个村子就建在前殿夯土之上。 陪同记者的专家说,头几年,有的农民干脆连房子都不盖,就在夯土的断面掏个窑洞住在里面,现在夯土断面还留着一个个敞开的洞口。为防止坍塌,文物部门不得不在外围砌起了水泥护栏加以保护。另外,这里的黄土也能卖出个好价钱,因为夯土质地好,细腻也柔韧,筛都不用筛,直接可以使用,如盖房、烧砖、制陶、养花等都能派上用场。听说,光遗址周围的砖窑就不下20家。可想而知,乱采乱挖、夯土流失对遗址的破坏是何等严重,夯土台基面积急剧缩减就是例证。 遗址上曾设垃圾场 坟头衰草尽显荒凉 此外,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一些农民琢磨着将来很可能在国家征地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前殿遗址内私搭乱建之风屡禁不止。而且东西走向1200米长的夯土台基上,大大小小的坟头,高低不等的墓碑随处可见,有的村民竟在坟头前还盖起了像小房子一样的碑亭,姑且不说造成农田耕地的极大浪费,关键是与这里矗立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极不协调。 记者又来到毗邻的上天台遗址,这里虽说已经建起了高耸的仿古围墙,但仅离上天台十几米远,仍可见到隆起的一片坟地,每个坟头前都立着一块墓碑,且周围长着没人高的杂草,透着荒凉。遗址不远处,记者还看到有一个巨大的土堆,走近一瞧,发现竟是一座废弃的砖窑。据这里一位挖野菜的老人讲,去年遗址内还有十来家砖窑在此烧砖,只不过现在都迁走了。 当地一位老人还告诉记者,遗址四周原来就是乱葬岗子、垃圾场,每到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垃圾散发着恶臭,附近几个村子都感到刺鼻。仅距遗址百步之隔,周围环境如此糟糕,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遗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马路切断宫殿遗址 政府曾经因此被罚 秦阿房宫遗址地处城乡结合部,从西安市区乘车只需三十来分钟即可抵达。如今,由于城市的外延,阿房宫遗址早与西安城区连为一体,已看不出城乡之间有任何的差别。 然而,毗邻大都市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污染对城市的环境质量构成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在阿房宫遗址保护区,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在阿房宫上天台遗址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遗址的西侧紧挨西宝(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连接线,把本来融为一体的阿房宫遗址拦腰切断,而且这条道路属西安市外环路,是去往咸阳、宝鸡等地的必经之路,车流量大,车型复杂,无形中使阿房宫遗址失去了昔日的平静与安宁,而变得日益喧闹与嘈杂。当然,西安市政府为此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据说,国家文物局因此对其罚款8万元,罚钱多少是小事,但毕竟有了这条路后,阿房宫遗址便大煞风景。 渣土成堆紧邻天台 游客难找旅游景点 记者在上天台遗址还看到,东侧墙外不远处就是西安热电厂,两根巨大的烟囱高耸入云,弄得周围一片灰蒙蒙的,记者在现场就能闻到一种怪怪的气味。西侧紧挨西宝高速公路引线,还有一座比上天台还要高的巨大的渣土堆,当地人说,这座渣土堆已存在多年,而且位置恰好与上天台遗址一东一西,弄得慕名而来的游客竟分不清哪个是上天台。 整个阿房宫遗址保护区十多平方公里内,记者发现,已经被当地作为工业开发区分解得支离破碎。可以说,除了上天台有个山包,前殿有片夯土外,如果不是竖着五六块文物保护标志,这地方还真看不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跑马占地问题严重 遗址要保马路要修 一位村干部说,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区,“跑马占地”问题越严重,现在地全被企业挤占了,什么塑料厂、造纸厂、化工厂等,尽是一些容易造成污染的厂子。 当地一位村书记还透露说,上回因修路挨了罚,这回“西宝”连接线马上还要拓宽,这就意味着上天台遗址还要被吃掉一大块。路当然要修,但不能有损遗址保护。 记者来阿房宫遗址采访刚一下车,便看到一片紫红色的建筑群,原来这是一家民营企业仿建的一座秦阿房宫,占地700多亩。因为与遗址处只隔一条马路,虽说仿造得还比较粗糙,但无疑为阿房宫遗址增添了一个亮点。 园林公园即将建设 发展旅游保护遗址 记者得知,另有一家民营企业也在积极运作把上天台遗址建成生态园林公园,于是,记者采访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据介绍,西安市文物局、旅游局等部门已先后开过四次论证会,目前这一规划已报到市计委等待立项。 据了解,上天台遗址生态园林公园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担设计,古代园林建筑是这所大学的专长。按照皇家园林的设计方案,上天台遗址公园,首先将进行大规模的植树绿化,大面积地种植梧桐树,绿化面积要达到70%。其次,参照史料,园内也要有一些仿制宫殿建筑,以再现历史上的秦阿房宫。 “我们锁定的时间是三年,用不着政府投资,既要达到保护遗址的目的,又要依托遗址发展旅游业,况且还可改善这一地区的环境质量,也符合新的《国家文物保护法》,可以说一举两得。”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磁石门”重见天日 拨打手机常受干扰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上天台遗址公园占地600亩,用的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地。租用前,一亩地农民年收入顶多200多元;租用后,公司按每亩地每年900元进行补偿,农民也觉得很划算。目前,公司已经和涉及到的所有农民签了协议。 在这家公司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个巨大的上天台遗址公园的模拟沙盘,除绿化部分外,上面还分别标有上天台遗址、秦皇大殿、始皇演兵场、九龙池、五朝院等景观,令记者一饱眼福。由于是生态遗址公园,建筑并不是主要的,这与另一家仿建的秦阿房宫相比显得更富有活力。 秦阿房宫遗址保护最好的要算是“磁石门”。史载,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现,为保安全,秦王愤怒之余采取措施,在前殿垒磁石为门,以防刺客再次入宫。20世纪80年代,武警工程学院在西安建院施工时,发现了一处特别明显的夯土层,后经文物专家考古鉴定,被确认为是秦阿房宫磁石门。 如今,武警学院已正式向社会开放,一座崭新而又古老的仿秦磁石门呈现在世人面前。据介绍,这是学院用自筹资金自行设计建造的,整个建筑气宇轩昂,花木繁茂。即使是仿造的磁石门,据说,人们若站在遗址上打手机,收发信息照样会受到磁场的干扰,这也使磁石门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文/本报记者崔悦民 -摄影/黄新力 关于阿房宫 西安,曾是13朝古都,称其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并不为过。尤其是历经周、秦、汉、唐四个朝代,按其遗址规模和考古价值而言,依次是秦始皇陵及阿房宫遗址、汉代都城遗址、周朝沣镐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且上述遗址均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年来,有关秦阿房宫的传说更是不胜枚举,源远流长。 据《三辅黄图》记载:“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史记》载:秦兼并六国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沣,武王都镐,沣、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秦二世即位后“复作阿房宫”,第二年(公元前208年),陈胜起义军攻入关中,阿房宫和骊山工程急告停辍。公元前207年,项羽入关,将尚未完工的阿房宫烧为焦土。 事实上,阿房宫到底是秦代的行宫还是衙属,多少年来专家一直争论不休。实际上,阿房宫遗址出土的高奴铜石权(一种官定标准衡器)已做了最好的佐证。该衡器前后两面刻有三段铭文。第一段为铸文,注明是秦统一前由朝廷颁发给上郡高奴县使用的标准衡器;第二段为镌刻铭文,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朝廷重新检定,仍发给高奴县使用的记载;第三段同为镌刻的铭文,是秦二世即位,该衡器再送朝廷检定的记录,但尚未发还秦代就灭亡了。足以说明,秦王朝重大国事决策均在新建的朝宫——阿房宫,阿房宫就是秦王朝的政令中心。 1994年至1995年,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曾组织过一次对阿房宫的大规模普探及现状调查。初步探明,遗址分布总面积为10.89平方公里,夯土基址总面积为61万平方米。 秦阿房宫遗址,主要包括前殿和上天台两大部分。前殿遗址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尽管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地面仍保留着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410米,面积49.2万平方米,高于地面7—9米的大片夯土台基,相当于136个标准的足球场地。上天台遗址,位于前殿以东400米处,现存高14.98米,周长230.4米,为不规则的圆形夯土台基。传说,秦始皇曾派大臣徐福携童男童女各3000人东觅仙草,以求长生不老,因久去不归,秦始皇常站在天台上向东眺望,企盼徐福归来。 秦阿房宫遗址的发掘,无论是历史研究价值还是文物考古价值,可谓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文/本报记者崔悦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