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名山评选只有两岳当选 结果令人深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22日04:20 中国青年报 | ||
曹林 “中华十大名山”选出来了,意外的结果引起人们许多思考:广为人知的“五岳”仅两岳当选,“四大佛教名山”半数出局,曾经让多少人流连忘返的张家界也含恨而归。照这样的“流失速度”,十年后再评选一次,现有的名山中仅存的“硕果”还有几座?今天选出来的“十大名山”又能“名”存多久?是什么让那许多曾经妩媚的“名山”失去纯真美丽的 经济学家曾经通过“公地悲剧”推演出公共产品的命运: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没有清晰的产权形式,公地必然毁灭于人们的滥用中。无疑,许多名山逝去的故事里也寓有一幕“名山悲剧”: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制度,“名山”要么是缺乏维护和管理而“容颜逝去”,要么因盲目的“管理和开发”而“香消玉陨”——“悲剧”就寓于这样的“两难”悖论中:不开发“等死”,一开发就“找死”。 据报道,这次“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有条规则,就是淡化旅游特色、排斥经济价值。所以,许多遭到过分商业开发的“名山”自然被逐出局——名山“两难困境”的矛盾在这条规则里明显地暴露出来。 不开发吧,“名山”一般都在“穷山恶水”之间,山民不靠山靠什么呢?在这种思路下,没有统一、合理规划的开发是盲目的,是对山地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山民们的“经济理性”和“毁灭暴力”是没有限度的:你砍这个,他挖那个,你捕这个,他杀那个,在这样的所谓“开发”中,许多大自然的赠品在无序攫取中流失。 为了不让“名山”等死,就应该由公共部门来管理并综合开发。但是在现有制度下,公共部门的理性并不比山民的理性更高,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致“名山”于死地—— 或者对名山的自然环境进行某种“自然化”的处理:伐倒整片森林为的是在那里建造一片名为“绿色之域”的建筑群,再种上几棵树以“制造”自然; 或者是“以山养山”,开发这个景点,修建那个宾馆,出卖这个山头,拍卖那个景点。修爬山电梯、建豪华别墅,如今许多名山的个性化特色和魅力就毁灭于这种“建设性”破坏中,毁灭于画蛇添足的“现代化”装饰中。 没有产权实体导致人见人采,有了产权实体是人见人卖。人见人采的结果是名山的荒芜,人见人卖的结果是名山的破坏。“名山悲剧”就在这样的“采”与“卖”之间展开——在这样困境中的“名山”能不流失,能不枯竭吗? 看到“中华名山”评选的公正合理性 陈建周 “中华十大名山”推选结果公布之后,马上引起一片质疑声。不少人认为连“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张家界等这样的传统“名山”都会落选,说明评选过程缺乏有效的根据和严格的标准,也没有照顾到全国“大多数人”的情绪。尽管对各地名山大川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不多,但基本的常识还是告诉我,一些看似“本应当选”的名山落选倒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的一面。 比如说,在众多游客心目中知名度甚高的张家界“意外出局”,我看是情理之中。“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这句俗语在中国旅游界非常流行,但近年来不少有关张家界的负面新闻已有:几年前因为景区内馆舍建筑过多、过滥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限期整改,甚至一度传闻其“世界自然遗产”的称号将被取消;去年,计划投资逾亿元的张家界山崖“天梯”悄然开工,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最后“天梯”在一片非议声中停运,但其消极影响已无法挽回;今年年初,全长7200米、计划总投资1.8亿元的张家界天门山索道工程举行奠基典礼。这条全国乃至全球最长、技术最先进的客运索道,对景区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有多大尚无法预测。 据本次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柳忠勤介绍,推选工作刚开始时,标准中还包括“旅游特色”一项,后来专家认为该标准有过分强调经济价值之嫌,与评选初衷不符,将其删去。可见,评选工作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绝不是少数评选者闭门造车、“一手包办”的。据此看来,依照“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管理建设”等评选标准,张家界落选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另一方面,“十大名山”中西藏珠穆朗玛峰、台湾玉山、吉林长白山的入选似乎有点出人预料,但注意到一些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外籍华人也参与了投票,广泛的群众基础必然会有不同的口味。此外,既然是评选“中华名山”,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地域的均衡性,从而使评选结果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来自社会各界专家在群众推选名单基础上圈定十座名山,既考虑了“民意”,又兼顾了“专业标准”,其公正性毋庸置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