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显示,体制性障碍仍在束缚人才流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03日09:37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秦杰邹声文)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与资金、技术、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相 比,我国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还不成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口、档案、身份、住房、福利保障制度等体制性问题仍然是 人才流动的羁绊。 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日前完成的《WTO与中国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报告指出,人才资源配置的 市场化程度、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是构成国家 参与报告撰写的人才专家指出,当前这种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户口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教育管理体 制、企业登记制度对人才流动形成制约。如现行户口制度对人口迁移进行直接限制,非本地户口学生受到歧视,异地创办企业 审批手续复杂。二是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之间在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和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人才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相互隔离, 降低了人才市场的灵活性。 专家强调,与人才短缺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比,人才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人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更具根本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才短缺和结构失衡只是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的结果和外部表现。人才市场反映迟钝,导 致供需脱节,是宏观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局部短缺的重要原因。 人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消除传统体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为此专家建议,破除户籍、身份等对人才流 动的限制,改变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状况,从根本上打破人才流动壁垒;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单位人事、劳动、分配三 项制度改革,改革管理、评价、激励和福利制度,使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人才 流动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因素。(完)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知哥伦比亚号最新动态; | ||